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了解课文中“金碧辉煌、琉璃瓦”等词语的意思,并体会“也”“几乎”的用法。2、默读课文,根据过渡句,了解作者游览路线及写作方法。3、正确的朗读课文,感受北京颐和园的美丽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学习课文介绍景点的方法,说或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过渡句,了解作者游览路线及写作方法。学生准备:搜集关于颐和园的资料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媒体出示、感受园林美景。1、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有许多名胜古迹,北京的颐和园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颐”3、齐读课题4、播放媒体,感受美景。用一句话来说说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二、整体感知,了解游览路线。1、过渡: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作者整个游览过程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轻声读课文,把表示地名的词注上记号。交流板书: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2、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么介绍自己的游览路线的呢?划出文中有关的语句。(1)交流(媒体出示过渡句)(2)作者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都用了一句句子连接起来,这些句子写得很有顺序,看了让人一目了然。(3)引读过渡句3、语言训练:谁能看着板书说是或作者的游览线路?师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一定的游览线路向我们介绍他所看到的景点的。板书:按照一定的游览线路三、突破重点,掌握游记写法。1、学习第2~~5节,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1)默读第2~~5节,讨论:作者怎样把这些景点介绍清楚的?(2)交流长廊:作者先写长廊里横槛上的画,再写长廊两旁的花木。引读:进了颐和园的大门……中间的长廊怎么样?……长廊的两旁又是怎样的呢?……万寿山脚下:作者是从上往下看,先介绍上面的佛香阁,再介绍下面的排云殿。引读: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上面是……下面是……佛香阁前:作者登上万寿山,先向下看,再看正前方,最后向东远眺。引读: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呢?……昆明湖:先写两岸,再写湖中心,最后写湖上最有特色的石桥。引读: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边,两岸有什么?……湖中心呢?……湖上最有特色的要数十七孔桥了……(3)师小结:不同的景点,作者用了不同的方位顺序来写的。板书:按方位顺序介绍2、再读句子,感受景点的特点。(1)过渡:作者又是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写出这些景点的特点的呢?再读句子,找出你喜欢的景点加以说明。(2)交流,随机出示重点句子。①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A、看图感知“700多米”。B、出示横槛上的画,理解“横槛”,朗读。C、小结:长廊的特点就是长和彩画多。②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A、出示图片,理解“琉璃瓦”。B、读句子。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快碧玉。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A、体会比喻的作用。B、理解“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的意思。C、指导朗读。④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小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A、“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为什么要用“也”?联系前文,出示句子: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B、指导朗读。(3)小结:作者抓住了每一处景点的特点把具有独特魅力的颐和园展现在我们面前。板书:抓住景点特点四、总结全文,运用写作方法。1、总结:学了课文,我们知道写好游记要注意:按照一定游览路线,按方位顺序、抓住景点特点来突出事物的特点。2、写作练习:按方位顺序、抓住景点特点向大家介绍我们的校园。板书设计:长廊佛香阁按一定游览路线16、颐和园万寿山排云殿按方位顺序昆明湖十七孔桥抓住景点特点教学效果反馈:课文是一篇游记,所以了解课文线索是至关重要的。我让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找出文中表示地名的词语,再划出过渡句,引读这些句子,体会过渡句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借此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不同的景点采用不同的方位顺序来描写,也是本课的一大特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将每部分景物与作者之间的位置了解清楚,学习如何写景。语文教案篇2一.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了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是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这三方面介绍的,展现出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的风土人情,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