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企业的思考本科论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以人为本的企业的思考本科论文.doc

以人为本的企业的思考本科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以人为本的企业的思考学号:20100241117姓名:唐着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教师:张岩指导成绩:______________答辩成绩:______________综合成绩:______________2015年4月8日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签名:日期:年月日西北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姓名唐着馆学号20100241117所在学院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教师张岩职称讲师论文题目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思考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经济全球化地到来,实现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进行全球最优的资源配置,同时也形成了对民族国家经济的冲击和压力,融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各个国家理性的选择。各个国家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地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市场方面的、技术方面的、还有同文化方面的竞争,企业同行业的竞争中,不仅仅是技术竞争,而更重要的是人才竞争、文化的竞争。企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本和企业文化已经成为越来越来重要的竞争力。企业除了要有“硬性”的规章制度外,还要有一种“软性”的协调力和凝合力,它以无形的“软约束”力量构建企业有效运行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力量就是被誉为“管理之魂”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塑造企业是领导者的一项职能。企业文化一旦融入组织,便为全体员工提供了一种行为准则,不管他们在哪个地方工作,都能运用已经融入他们内心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是:改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使他们自动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与文化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现代管理实践的产物,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领导风格,以及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实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得更加重要。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基本规律和人的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符合企业和谐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管理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加快企业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全面建设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根据我国实际的国情,眼下企业多为私营企业,个体户以及一些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其所有制性质和生存环境决定了其利润导向性的价值观。许多企业主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赚钱。有时不惜坑害消费者的权益。在企业主个人素质缺乏的同时,企业员工也因为没有与企业主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理念,一方面为了个人利益私下搞第二职业,挖企业墙角;另一方面,员工之间争夺利益,不能团结共事。在这种企业里,“打工”的感觉和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许多企业着力强调集体的统一性,重视企业文化的趋向一致性,而对员工个人价值的认识和充分发挥却不足,缺乏企业的激励机制和有效保持,是员工潜力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某种程度还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要知道,企业员工是经济利益的直接创造者,他们又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处于弱势地位,更要关怀和尊重。面对我国许多企业过于注重业的经济利益,企业只向钱看齐,目光短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企业培育更加健康的企业文化,本文将从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突破点深入分析。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国内外有许多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提到企业文化,许多学者自然将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联系在一起,原因在于企业文化的理论的提出是缘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对没日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斯坦福大学帕斯卡尔和哈佛大学阿索斯两教授在1981年合著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中认为美国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三个“硬性s”即战略、结构、制度,而日本企业在不否认三个“硬性s”的前提下很好的兼顾了其余的四个“软性s”即人员、技能、作风、共同价值观。美国学者威廉·大内在1984年写成的《z理论》中认为美国企业应该学习日本企业信任感、亲密度和凝聚力。1982年著成的《追求卓越》被誉为企业文化理论“新潮四重奏”中的华彩乐章,作者皮得斯和沃特曼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优秀企业成功的八大属性。其中之一就是:以人助产——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和财富。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员工,并强化其自信和出人头地的心里,是生产力提高的一大关键因素。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