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精备课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研精备课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doc

精研精备课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研精备课”教案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人敬红兵指导教师六数组成员审批人教学内容课本59——60页用比例解决问题例5、例6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2、会运用比例的方法解答有关问题。3、会说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重点会运用比例的方法解答有关问题。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教学方法尝试法、引导法、提问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评价方案采用尝试操作反馈练习、评价样题的方法完成目标2的检测,提问交流完成目标1、3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在上新课之前,先考考大家对新郑的认识。你们知道目前新郑最高的建筑物是什么?它位于何处?2、对于这座新郑最高的建筑物,你还想了解些什么?怎样测量它大概的高度呢?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去测量电业大厦的大概高度。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方法——用比例解决问题,学完后,我们试着用这种方法去计算电业大厦的大概高度。看谁学得最棒。二、对比分析,探究规律:先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1、出示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2、分析解答应用题(1)请一位同学读一读题目(2)这道题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3)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4)让学生自己解答,边订正边板书:140÷2×5=70×5=350(千米)答:________________。3、激励引新这两种方法都合理,还可以有什么方法解答呢?学生互议,师引导,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能不能用比例解答呢?三、总结方法,优化策略1、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讨论以下问题。(1)题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2)________一定,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比例关系。(3)______行驶的_____和_____的________相等。2、学生自学例题后小组讨论。3、组间交流:小组代表把讨论结果在班内交流4、学生尝试解答后评价(指名学生板演)5、怎样检验?把检验过程写出来。6、概括总结(1)用比例解答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教师这道题的解法,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的,我们采取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但如果题目要求用比例解的,就一定要用比例的方法解。(2)明确解题步骤。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步骤是怎样的呢?请根据我们所做的例题归纳解题步骤。1.分析判断2.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3.设未知数列等式4.求解5.检验写答语至此完成目标1和3教师:①如果把这道题的第三个问题改成:“已知公路长350千米,需要行驶多少小时?”该怎样解答?②让学生解答改编后的应用题,集体订正。③小结:比较一下改编后的题和例1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例1的条件和问题以后,题中成正比例的关系仍没变,解答的方法出没有改变,只是要设需要行驶的小时数为x,列出的等式是:=教师出示例6:如果把例5改为每分钟行70米,5分钟到达.如果要4分钟到达,每分钟需要行多少米?教师:同学们用前面我们归纳的解题步骤思考这道题该怎样解答?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讨论,依靠学生自身努力合作解答例6.教师:在解答过程中,你发现例5和例6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出这两道题都可以用比例解,都涉及路程、时间和速度这样三个量;但例5是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而例6是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同点:例5和例6都有路程、时间和速度;都可以用比例解.不同点:例5是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例6是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教师:你们是怎样解答的?谁来介绍一下?抽学生介绍自己的解答过程,其他学生可以在下面作必要的补充.教师:还有其他的解法吗?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多种解法.教师:如果把这道题改为“老师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行70米,5分钟到达.如果每分钟行87.5米,需要多少分钟?”运用比例的有关知识又该怎样解答?学生讨论解答后,集体订正,然后再请学生解答中的“做一做.四、针对问题,巧用策略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的第3、5题.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判断题中两个相关的量成什么比例,再动手解答。至此完成目标2五、小结深化教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好,掌握了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有关知识.同学们知道吗,用比例的知识不但可以解答书中的习题,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说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测量大厦的高度,就可以用比例有关知识解.怎样解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观察同学们测量的在同一时间内一些物体的高度和它们的影长小黑板出示:在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