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山歌》(周秋英).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放马山歌》(周秋英).doc

《放马山歌》(周秋英).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增城市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情况登记表年级:三年级科目:音乐课题《放马山歌》备课时间十五周四主备教师周秋英辅备教师谢秋萍、赖巧榕、陈桂宜主备栏复备栏[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课前自由组合小乐队,为歌曲创作表演形式,使学生在课前的音乐实践中先学会歌曲的基本吹奏并能从中更好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同时使学生在共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会参与并体会与人合作带来的快乐。二、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吹奏《放马山歌》,让学生感受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吹奏云南民歌《放马山歌》,学会葫芦丝吹奏技巧中的“打音”、“颤音”。[教学重点、难点]1、葫芦丝吹奏技巧中“打音”、“颤音”的学习2、有感情的演奏《放马山歌》[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葫芦丝、巴乌[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进入课室后播放歌曲《云的故乡》。(设计意图:让学生吹奏,为更好、更自然地进入音乐课堂做好准备。)主备栏复备栏二、导入1、教师葫芦丝范奏《放马山歌》问:这首歌曲是哪个地方的?(云南)2、问:大家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了解?(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代表歌曲等)提前布置学生回家收集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先学,让学生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3、云南民歌介绍云南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山野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感情所演唱或演奏的抒情性民歌,歌唱或者演奏者能无拘无束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类民歌比较自由、舒展、欢快、奔放。三、新课教学——音乐实践活动1、各小乐队展示小组学习及排练情况,小队长说说自己小队是怎样进行排练的,介绍自己组织排练的经验,并从中进行师生互评。2、教师指导学生喊衬词(要有要求:整齐、声音高亢嘹亮)3、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进行学习,对比的方法学习“打音”。打音的符号为“”,如:应吹成。金孔雀轻轻跳4、对比的方法学习“颤音”的吹奏方法。四、师生共同进行创作活动1、了解齐奏、独奏等演奏形式2、表现歌曲中放马的情景。师:在西南高原,人们主要从事两种生产方式,一是农业耕作,一是放牧牲畜,因为这里既有雄伟的崇山峻岭,又有宽阔平坦的盆地——坝子和曲折蜿蜒的河谷,它们为各民族人民提供了农业种植和养畜放牧的天然条件,从而也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很有代表性的高原农牧经济区。而《放马山歌》从题材内容而言,是一首典型的“牧马人之歌”。(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歌曲中吆喝声该怎样喊最能体现歌曲的意境和情绪)3、再次强调“打音”、“颤音”的艺术效果。4、师生共同表演。五、课堂小结1、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你学会了什么?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2、你喜欢通过小组学习来学习葫芦丝吗?教学反思最大亮点教学反思附页有待改进教学反思: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郭思乐教授认为,儿童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感悟不仅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而且是重要的结果。所有的学习最终归结为感悟。他主张“读和做,缓说破”,通过这种方法去促进儿童的感悟。生本教育的方法,基本上是强调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所以,有的老师形象地把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概括为“资源论”“借力论”“交付论”。本节课我先把乐谱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先学,这首歌曲旋律简单,对于学习了几年葫芦丝的这班学生来说难度较低,完全可以胜任,而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创编表演形式,从上课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在课余时间真的用心去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功课。在教育理论中,音乐领域作为审美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音乐永远以整体的方式进行。过去我们在歌曲的教学中经过节奏练习、克服难点、读好歌词之后才开始学这首歌,而这首歌在学生头脑中是没有整体印象的。只要肢解,只要不是整体,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我选择了先让学生通过课余的音乐实践以及上课时的展示和交流,先对歌曲有了整体的感受后再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提出难点,并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歌曲在学生的先学以及展示交流中先有了整体的印象,再而在交流中解决技能技巧以及歌曲节奏等方面的问题后,在不断的完善中越吹越美,这也是审美的提升。另外,本节课老师的角色是一个指导者,在师生共同学习中提出问题,如解决不了,老师就“挺身而出”了。这对老师的挑战会更大,要做好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学生的能力具有差异性,加上“难唱”的范围也比较广(可以是针对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上的困难,也可以是针对气息控制等。因此,学生提出的“难唱、难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