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当归的质量检测方案.pdf
上传人:悠柔****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药饮片当归的质量检测方案.pdf

中药饮片当归的质量检测方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计作品名称中药饮片当归的质量检测方案一、选题背景一讲到中药,久远的年代便是它的年龄;产于自然则是它的来源,药性缓慢便是它独具的特色。正所谓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质检人员检中药。在古代,由于条件有限人们对中药的辨别只能通过口尝、眼看、鼻嗅、水试或火试来辨别中药的真伪以及质量的好坏;但这些只能观其部分,有些肉眼看不见或者通过一上方法未能检测出来的一些对人的不利的成分又要如何来判定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增高,中药范畴的不断扩大;我们对中药质量的检查也不断地细化。现在,我们不但可以使用尝、嗅、看、试等方法来检测中药;还可以利用一些仪器来对中药进行更全面的检测,从而确保人们的用药安全。比如总灰分、水分、显微以及含量测定等,我们都可以借助仪器来完成。下面以当归为例,设计辨别中药的真伪以及质量的检测方案。二、设计依据近年来,随着中药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中药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很多不良商家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他们会不择手段的从中药饮片的杂质、水分等方面做手脚从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时,就需要中药检验人员根据《中国药典》来对中药饮片或中药材一一进行检验得出结果,再对比《中国药典》看其所含成分是否符合药典规定。三、设计方案根据《中国药典》对于当归饮片的检验我们主要从性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浸出物、挥发油以及含量这几方面来检测。(一)取样1.取样前处理:取样前,应注意产地、规格、品名、等级及包件款式是不是一样的,查看包装是不是完好的,以及包装袋是不是干净的。2.取样工具:封口袋、取样器。13.取样操作:应规范、迅速、注意安全,以当归为例用取样器抽取样品当归饮片150克至封口袋中,贴上取样标签,将取样标签中的内容填写完整。(二)鉴别1.辨别性状(1)具体操作:取少许供试品,用放大镜观测,并用尺子量出供试品的直径长度,闻其气,尝其味。(2)记录:记下所察看的形状,供试品直径的大小和味道。(3)成果鉴定:稍呈圆柱形,外表皮浅棕色至棕褐色,具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凸起。切面的部分是黄白色的,木部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以及很多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颜色不是很明显,形成层环黄棕色。气大味甘,还有淡淡苦味,判为符合规定。2.显微鉴别(1)使用仪器:生物光学显微镜、小型粉碎机、离心机、刀片、试管、载玻片、盖玻片、试管夹、解剖针、酒精灯、滤纸、打火机、药匙、铅笔等。(2)需用试剂:水合氯醛试液、稀甘油。(3)具体操作:可用牙签取米粒大小的供试品粉末,放到载玻片的中央偏右一点,然后滴水合氯醛试液1~2滴,搅拌均匀,用试管夹夹持载玻片一端,保持水平,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大概1~2cm的地方处加热,微沸后,接着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搅拌均匀,放到酒精灯上继续加热至透化清晰,最后滴加稀甘油1~2滴盖上盖玻片。(4)成果鉴定:该供试品的粉末为淡黄棕色。有壁略厚纺锤形的韧皮薄壁细胞;另有内含棕色分泌物及油滴的油室碎片,和梯纹导管和网纹导管。最后,还可见少数的木栓细胞以及淀粉粒,判为符合规定。3.薄层鉴别(1)使用仪器:硅胶G薄层板、PH试纸、点样毛细管、层析缸、紫外灯、铅笔、刻度吸管、洗耳球、定性滤纸、漏斗、蒸发皿、玻璃棒、烧杯。(2)需用试剂:乙醚、当归对照药材、正己烷、乙酸乙酯。(3)具体操作:取供试品粉末和供试品对照药材各0.5g,添加乙醚20ml,超声处置10分钟,滤过使液体没有供试品残渣,蒸干过滤出来的液体,残渣加乙醇1ml消融,依次作为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点样前,先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配好展开剂,倒入层析缸中;然后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ul,挨次点于同-硅胶G薄层板上,点样完成;将点好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展开,当溶剂前沿线离终点约1cm的距离,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薄层色谱上,两个点样溶液在相应2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4)成果鉴定: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淡黄色荧光斑点,判为符合规定。(三)检查1.水分(1)使用仪器:短口圆底烧瓶、电磁炉、量筒、铰剪、小烧杯、手套。(2)需用试剂:甲苯。(3)具体操作:精准称取供试品粉末10g,放于短口圆底烧瓶中,接着放入干燥可用的玻璃珠5~8粒,最后,加入甲苯溶液200ml;连接装置器,从冷凝管顶部添加甲苯直至甲苯流入圆底烧瓶为止。开火加热,直至圆底烧瓶中甲苯开始沸腾置有水滴滴落,调节温度,以保持每秒2滴的速度继续加热两个半小时。关火,放冷至室温。读取水量,并计算成供试品的含水量(%)。计算公式:水分%=(检出水量÷取样量)×100%(4)成果鉴定:本品的水分小于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