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ppt

专题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理论回顾]重点知识强化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案例1:阅读下图,说明我国种植业和牧区分布的区位因素差异:案例2:阅读下图,说明影响上海市郊农业分布的因素是什么?案例3:下图反映了北京蔬菜基地的变化,说明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案例4:阅读下图,说明影响棉花生产的因素是什么?2、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⑴人类改造自然因素的主要途径:A、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B、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下面三幅景观图反映了人类对哪些自然因素进行了改造:3、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有一定限度的案例1:丘陵山区的陡坡能否通过修筑梯田发展耕作业,为什么?规范答题:例2:温室大棚为什么多用来种植反季节蔬菜而不用来发展粮食生产?规范答题:小结:⑴市场区位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⑵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指出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什么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其发展的主要特点。[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能力1、运用区位理论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形成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因素有哪些?随着我国加入世贸,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对策是什么?因素:对策:2、从人类对自然因素改造角度分析我国不同类型中低产田产生原因及其综合治理的措施。⑴低湿地产生原因:治理措施:⑵盐碱地产生原因:治理措施:3、运用农业区位理论简要分析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开展优势有哪些?综合开发的措施是什么?目前存在什么问题?解决措施是什么?优势:综合开发措施:存在问题:解决措施:一、选择题1、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3、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参考下图回答2-3题。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A.大农场生产B.生产专业化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4、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进行农业区划B.加强水利建设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D.退耕还林还草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状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该地可能位于()A.三江平原B.黄淮海平原C.珠江三角洲D.南方丘陵地区6、目前该地区存在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水旱灾害频繁B.水土流失严重C.交通不便、贫困落后D.大量的山地丘陵未得到开发7、从布局看,该农业类型属于()A.河谷农业B.绿洲农业C.立体农业D.灌溉农业8、下列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某种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农作物,其图序与下列农作物名称对应的是()A.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黄麻B.①天然橡胶②冬小麦③咖啡④剑麻C.①油棕②甘蔗③棉花④亚麻D.①水稻②春小麦③冬小麦④甜菜二、综合题1、如图示意昆明附近产业转化的构想,Ⅰ表示烟草业的变化,Ⅱ表示鲜花业的变化。读图并回答:2、下图是山西、陕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Ⅰ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Ⅱ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读图并回答。3、(2002年天津文综合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标准答案:⑵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标准答案:4、如图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系统景观属于()A、自然景观B、物质文化景观C、精神文化景观D、非物质文化景观(2)该系统景观是一个人类活动顺应____________规律,并充分利用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___,满足人类的_______发展的生动例证。(3)“桑基鱼塘”的新型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景观的变化主要由_________的进步带来的,主要是在景观的_______性有了拓展,同时也体现了景观的________性。(4)“桑基鱼塘”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在太湖平原等也逐渐出现了这种生态农业布局形式,在文化扩散上这属于_________扩散,扩散的前提条件是后来发展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有着相似的_____________。谢谢同学们愉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