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利专题报告云南水利发展专题报告云南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及南北纵向岭谷区复杂地形与低纬高原气候特征共同形成了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极不均匀性,加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的不协调,使得水资源禀赋条件的诸多特点与由此派生的矛盾和问题,成为制约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水利基础设施,成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必然选择。一云南水利发展状况分析(一)现状至2010年底,云南省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555座(其中: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188座、小㈠型水库950座、小㈡型水库4410座,纯发电的漫湾、鲁布革等水库另计),总库容达111亿立方米;塘坝4.59万座,蓄水总库容5.5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19.02万条,设计供水能力91.38亿立方米;提水工程1.24万处,总装机67.12万千瓦,配套机电井3040眼,装机5.23万千瓦。各类供水设施现状供水能力177.08亿立方米,2010年各类水利工程实际供水量136.12亿立方米,其中:供农业灌溉112.80亿立方米、工业生产7.49亿立方米、城镇生活9.17亿立方米、乡村生活5.22亿立方米、生态及其它1.43亿立方米。全省有效灌溉面积238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398万亩,分别占当年耕地面积的37.95%、22.27%,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01个,有效灌溉面积达973.92万亩,全省灌区渠道总长1.71万公里,其中防渗长度0.62万公里,防渗衬砌率36.3%;全省已建堤防达到8429公里,其中达标堤防长度1276.8公里,保护耕地573万亩,保护人口682万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6万平方公里。(二)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云南水利发展正处在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具备了跃升的良好基础。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水利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把加强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云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保障。二是中央加快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举措前所未有,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为加快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三是国家和省级对建立今后十年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作出了政策性要求,为全面加快云南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金保障。四是全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新要求前所未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强一堡”和促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水利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五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不断完善和民生水利发展的丰富实践,为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六是全社会水忧患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水利的关心支持,为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理地质气候复杂,水资源赋存条件不优越。首先是地貌地质构造影响。云南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坝只占6%,山高谷深,水低田高,水资源利用困难。山高谷深,水高田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特别是全省岩溶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8%,居全国第二位,难于发挥水涵养作用。其次是多变的气候环境影响。全省纵跨7个气候类型,雨季和旱季明显,水资源年内变化很大,占全年85%左右降水量集中在雨季5月至10月,尤以6月至8月降水最多而暴雨频繁,易产生洪灾;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左右,易发生冬春夏连旱。第三是水资源区域分布极不均匀。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5%;2)水利设施薄弱,供需水矛盾突出,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根据省政府确定的“十二五”及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云南省2009年、2015年、2020水平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需水量分别为212.91亿立方米、252.69亿立方米、290.75亿立方米,现状水利工程供水能力173.77亿立方米,2009年、2015年、2020水平年分别缺水39.14亿立方米、78.92亿立方米、116.97亿立方米,缺水率分别为18.4%、31.2%、40.2%,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供水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3)农村民生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建设任务繁重。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尤其是农村水利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依然突出。占全省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