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Mechanicalmanufacturingtechnology)课程编码:101140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分:2.5学分总学时:40学时(理论34学时,实验6学时)课程负责人:职称:从事专业: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制造冷加工工艺过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方法;理解机械加工质量(包括机械加工精度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及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的主要方法及措施;3、熟悉机床夹的工作原理及常用典型夹具的设计方法,了解机械制造设备和工装的设计制造及发展;4、培养学生在解决较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中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精神,逐步培养解决机械制造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本课程支撑以下毕业要求:毕业要求X.y:将该毕业要求文字表达出来;毕业要求X?.y?:将该毕业要求文字表达出来;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支撑关系如下表所示:毕业要求毕业要求X.y毕业要求X?.y?毕业要求X?。y?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H?M?课程目标2H?课程目标3H?M?课程目标4L?H?。。。。.。。。。。。。。.。。.。。.。...说明:H-强支撑;M-支撑;L-弱支撑非理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支撑对象是本专业的学习成果.公共基础课的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只需要支撑一级毕业要求(学习成果),不需要列出分解后的毕业要求(学习成果)。课程教学目标不宜过多,应根据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或学习成果合理分解。三、课程教学设计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对于部分简单文字性叙述的章节要求学生自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现有实验设备及部分视频材料,通过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实验、自学以及后续的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性环节等多种形式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理论知识更紧密地结合生产实际。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教学环节具体内容第1章典型表面的加工工艺;第2章机床夹具设计;第3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第4章机械加工精度;第5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第6章机械课堂讲授装配工艺基础.讲课中注意重点、难点,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多举实例,理论联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针对实际生产中机床夹具的六点定位原理及夹紧机构的夹紧方案合理与课堂分组讨论否,进行分组讨论,由推选出的小组负责人代表归纳阐述。习题内容注意类型搭配,以工艺与夹具及综合分析为主,对教材课后配套习题进行筛选,结合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有针对性地布置并覆盖课程平时作业所有重要知识点。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到全批全改。对作业中典型的错误,特别是概念性和原则性的错误,在课堂上及时讲解更正。通过实验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机床静刚度、机床几何精度及加工误差统实验计分析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对比实验数据和结果,解释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的差异。引入机械制造加工中的生产实际问题,课外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利用机械综合作业制造工艺及夹具的基本原理,制订主要工艺路线及夹具的夹紧方案.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安排学生任务章节或教学能力培养素质培养学时支撑课程目序号教学内容作业自学知识模块分配组织教学要求教学要求标讨论要求要求本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1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1。1平面加工1培养学生对典型表面在教材绪论以视频资料介绍(平面、外1—1~161。2外圆表面加工开阔学生视本课程的应用领圆、内孔、1(强)中选择其第1章1野,培养良域、发展现状和成形面)加中2~4个课前预1好的职业道2(中)典型表发展趋势.重点围工工艺特点小题为书习。1.3孔加工德及社会责绕工艺核心内容的认识,并面作业,其面的加1任感。以激发学生兴趣.能正确选择余为思考工工艺各种加工方题。1。4成形表面加工法。12.1概述用案例教学法引培养学生对培养学生科本章课后课前预针对六点2第2章:1入六点定位原工件定位原学的思维3(强)有课外作习;重点定位原理机床夹理。掌握工件六理及夹紧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