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视角下的概念同化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单元视角下的概念同化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pdf

单元视角下的概念同化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实践单元视角下的概念同化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浙江温州市滨江外国语小学(325000)林志辉浙江温州市仰义第一小学(325000)陈柯柯[摘要]文章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学习路径,即概念同化教学。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为例,从已知概念属性出发,通过操作、对比、概括等方式,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走向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经验,形成空间观念。[关键词]平行四边形;空间观念;概念同化[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4)05-0070-03图形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如图1),一是对图②形特征的认识,经历从辨认到初步认识再到探索证③①④明的不同阶段;二是对图形各元素、图形与图形之⑧间的关系的认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⑤⑥⑦教什么?怎么教?笔者基于教材内容,从真实学情和单元视角两个方面进行了整体思考。图2前测题“辨认平行四边形”图形的认识笔者对四年级的168名学生进行了前测,从前测情况(见表1)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平特征关系行四边形,表明他们对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认识。初步探索元素图形辨认其中,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⑤号图形和⑥号图形,认识证明之间之间而大部分学生认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图1图形的认识框架图形,这说明他们还没有厘清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一、课前思考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⑧(一)学情:从感性走向理性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通过进一步了解,笔者发现学生在一年级时通过直观感受和生活经验来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到平行四边形的局部特征,他们认识平行四边形,主要是辨认图形的形状。然而,的判断依据是整体感知和直观感觉。在四年级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中,需要用更精表1前测情况确的语言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概括平行四边选择①③⑤⑥⑦形的定义,并辨认平行四边形,了解其与其他平面准确率94.05%94.05%20.83%20.83%91.07%图形的关系。这时,学生的思维水平已经进入抽(二)需求:从合并走向独立象阶段。平行四边形在平面图形板块中具有重要的作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前,为了精准用,与梯形有密切的联系。对平行四边形的编排在把握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情况,笔者设计了如不同版本教材中有所变化:在1992年人教版教材图2所示的前测题。和2001年人教版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教学内容小学教学参考70数学2024·2教学实践与梯形的合并,而2011年人教版教材将平行四边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环节四,打破知识之间形单独编排为一个课时。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的屏障,使学生感悟知识方法的相通性。具体内容什么呢?见表2。笔者认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相似,合表2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架构并教学时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混淆两种图形,环节活动学材问题学习目标不利于辨析。而独立教学则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1.点动通过三个活动的开展,促使学地认识和研究一种图形,从多个方面深入探究,有环节一:成线。长得不一生沉浸式感悟激活认2.两线点、线、样,怎么利于建构概念。此外,独立教学减少了教学内容,点、线、面的关知,抽象关系。面。都是平行系,初步感悟平但对学生的深度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念。3.图形四边形?行四边形的概想象。二、优化设计念。1.初次(一)材、序的选择:从存异走向求同让学生从浅层环节二:辨析。学生课前平行四边认知走向深层人教版教材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编排在“平对比辨2.辨析画的平行形有什么认知,经历二次析,同化联结。行”和“垂直”之后,而其他版本教材将其编排在“认四边形。特征?抽象。概念。3.特征识三角形”之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从线的位置延伸。关系出发的,因此,教学线的位置关系之后直接引操作就是将平平行四边行四边形的特入平行四边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形ABCD,环节三:1.画平征外显的过程。线段AB长点C在哪的定义。笔者对比各版本教材后发现,大多数教材二维视行四边通过画平行四5厘米,点里?为什角,深化形。边形、画高,进选择从生活中的实例抽象出平行四边形,以激活学C到线段么?概念。2.画高。一步加深对平AB的距离生已经积累的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例如,行四边形概念是3厘米。的理解。浙教版和沪教版教材从数学本位出发,引导学生思学生在溯源寻环节四:1.知识考“在一组平行线上画另一组平行线会得到什么图你是怎么根中感悟知识厘清脉联通。课内所有学习平行之间的关联,从形”,学生可以得出“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