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和第三次社会分工(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是城市出现的直接原因。城市出现的时间: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从礼制的角度对周王城的规划建设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理论。希波丹姆在公元前5世纪重建了希腊城市,采用了有规则的方格网状道路系统。希波丹姆的以方格网状道路系统为标志的城市形态对气候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周礼·考工记》为核心的礼制思想以及阴阳五行、易学、风水成为我国古代都城,乃至地方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指南。名词解释:城市化是一个客观的地域社会变动过程,一般认为,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整个城市化过程可被归纳为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这一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的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农村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的加速阶段(30%---70%)----城市人口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高于70%)。我国正处于加速阶段。城市化的基本模式: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过度城市化,低度城市化,泛城市化。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了一本题为《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的小册子,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在他的倡导下,“田园城市协会”和“田园城市有限公司”分别于1899和1903年成立,1903年建立第一个田园城市莱契沃尔思,1920年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开始兴建。勒·柯布西埃在1922年出版了《明日的城市》,他的思想充满着对工业时代的认同与赞美。霍华德主张建设小城市群,勒·柯布西埃主张建设或改造大城市。成立于1928年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1933年的雅典会议上提出了一个现代建筑有关城市及城市规划问题思考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10名词解释:城市规划是指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11、城市规划的层次:(1)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2)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12、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致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城市性质具有动态特征、多元化特征、纲领性特征、主客观结合的特征。13、城市人口的规模(P149)14、城市用地规模(P155)15、在城市的发展中,非城市建设用地向城市用地的转变是城市空间变化与拓展的主要形式。而当未来城市化速度放慢时,则有可能出现以城市更新、改造为主的城市空间变化与拓展模式。涉及城市发展方向的因素有:自然条件、人工环境、城市建设现状与城市形态结构、规划及政策性因素、其他因素。16、名词解释:风向频率是指某一观测点上,一定时期内某个方位上累计出现风向的次数占总体的百分比,用百分数来表达。17、城市建设适用地的分类:(1)一类用地(适宜建设):地基承载力大于15tm2,地形坡度小于10%,地下水位大于2m,在百年洪水位以上,工程地质没有不利情况,非农田用地。(2)二类用地(需要一定的工程措施):地基承载力在10--15tm2之间,地形坡度15---20%,地下水位1---1.5m,在20---50年洪水位以上,工程地质有局部不利情况,限制条件不严重。(3)三类用地(不适宜建设):地基承载力小于10tm2,地形坡度大于20%,地下水位小于1m,在十年洪水位以下,工程地质有较大冲沟、滑坡、岩溶等不利情况,有其他限制条件如有矿产、文物、水源地等。18、城市用地的选择应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发展现状等因素。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与规划。(2)选择有力的自然条件(3)保护自然及人文历史资源(4)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和发展(5)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19、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的道路网形态的类型有:放射环状、方格网状、方格网与放射环状混合型、方格网加斜线型。20、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因素:自然环境条件、区域条件、城市功能布局、交通体系与路网结构、城市总体布局构思。城市布局的原则:着眼全局和长远利益、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采用合理的功能布局与清晰的结构、兼顾城市发展理想与现实。21、我国城市中的土地利用被分为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及其他用地10大类,并进一步划分为46中类和73小类。22、按照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的分类标准,居住用地被进一步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以及绿地。23、按照我国现行的建设用地标准,城市中人均居住用地的规模被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