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材-—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收藏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30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案.教材-—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收藏版.doc

教案.教材-—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收藏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16年8月28日一、本册教学要求及课时安排:1、知识与技能方面:(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书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发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2、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感知抽象。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在比较两个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2)在理解加、减法含义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形象思维。(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5)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3、解决问题方面:(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初步学会通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4、情感与态度方面:(1)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过程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数一数1课时二、比一比1课时三、分一分1课时四、认位置1课时五、认识10以内的数10课时六、认识图形(一)1课时*有趣的拼搭1课时七、分与合7课时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9课时*丰收的果园1课时九、认识11-20各数4课时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十一、期末复习4课时二、各单元教学要求:数一数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再数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比一比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使学生通过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初步培养用数学的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分一分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分类的好处。2、使学生在把一些物体进行简单分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感受分类活动内在的逻辑性。3、使学生在连线、涂色、整理以及相应的交流活动中,初步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话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认位置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这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2、使学生在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现实空间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认识10以内的数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额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实物的顺序;理解“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