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用文档.柳孝图版建筑物理复习资料第一份建筑热工篇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2、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对流换热量qc,辐射换热量qr,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8。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风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10、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11、微气候影响因素: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等第二章传热根本知识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外表温差为1℃,1h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局部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度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对流方式:自然对流换热、受迫对流换热3、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辐射传热特点:1〕在辐射传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3〕但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一切物体,不管它们的温度上下都在不间断地想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传热是物体之间相互辐射的结果,不受温度上下的影响。凡能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能全部吸收的称为绝对黑体,能全部透过的那么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吸收系数接近于1的物体近似地当作黑体。单色辐射本领: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外表积上辐射的波长从0到∞范围的总能量,称作物体的全辐射本领,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W/㎡。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外表积上辐射的某一波长的能量称为单色辐射本领。灰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与黑体辐射光谱曲线的形状相似,且单色辐射本领不仅小鱼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两者的比例为不大于1的常数。选择性辐射体:只能吸收和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能,并且其单色辐射本领总小于同温度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4、平壁稳态传热过程:平壁内外表吸热,平壁材料层导热,平壁外外表散热5、简谐作用下,材料和维护结构的热性指标:材料蓄热系数,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材料层外表蓄热系数6、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特性:〔1〕在建筑维护结构中采用封闭空气间层可以增加热阻,并且材料省,重量轻,是经济技术措施〔2〕如果构造技术可行,在维护结构中用多个薄的空气间层〔3〕为了减少空气间层的辐射传热量,可在温度较高一侧的外表涂贴,防止间层结露。7、建筑传湿:但凡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就是湿空气。湿空气的压力pw等于干空气的分压力pd和水蒸气的分压力p之和第三章建筑保温1、建筑保温的途径:1〕建筑体形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的总面积。2〕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3〕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适当的建筑物间距。4〕增强建筑物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5〕防止潮湿、防止壁内产生冷凝。3、围护结构保温构造形式:1〕保温、承重合二为一2〕单一轻质保温层;3〕复合构造〔内保温,外保温,中保温〕4、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当室内、外空气的水蒸气含量不等时,在围护结构的两侧,就存在水蒸气分压力差,水蒸气分子将从压力较高的一侧通过围护结构向较低一侧渗透扩散,这种现象称为蒸汽渗透。5、防止和控制冷凝的措施1〕防止和控制外表冷凝a.正常湿度的采暖房间:围护结构内外表层宜采用蓄热系数较大的材料,利用它蓄存的热量起调节作用,减少出现周期性冷凝的可能。高湿房间:围护结构内外表采用不透水材料层,在构造上采取措施将外表冷凝睡滴导流,并有组织地排除。b.防止地面返潮:地面应具有一定的热阻,减少地面对土层的传热量;地面表层材料的虚热系数要小;外表材料有一定的吸湿作用。2〕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材料层次的布置应符合“难进易出〞的原那么;设置隔隔汽层;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气沟道。热桥保温,在建筑热工学中,将那种容易传热的构件或局部称为热桥第四章建筑防热0、建筑室内热量:热空气传入,太阳辐射,反射及长波辐射,屋顶、墙的传热,室内余热1、建筑防热的途径:减弱室外热作用;窗口遮阳;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合理地组织自然通风;尽量减少室内余热。3、围护结构隔热措施:1〕屋顶隔热:采用浅色外饰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