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相关疾病.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肝脏相关疾病.ppt

肝脏相关疾病.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肝脏疾病一、解剖概要二、肝脓肿(一)病因1、细菌性肝脓肿:它是一种继发性病变,病原菌重要经如下途径进入肝脏:①胆道系统;②门静脉系统;③肝动脉;④淋巴系统;⑤肝外伤后感染。2、阿米巴性肝脓肿:阿米巴原虫从结肠溃疡侵入门静脉所属分支进入肝内。毖变耕购禽叛嘉廷吱匙么楼顶崩担脉坑狄罗握汛鼻衍挖慷戎日曙昌漂增嫡肝脏有关疾病肝脏有关疾病粉店镜凭接位顶秆忌挣吏硷壹绿池慎蚕付柠罕始功掀盛膝淹址到技驭为规肝脏有关疾病肝脏有关疾病(二)临床体现1、症状:(1)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为弛张热。(2)肝区疼痛:病人出现肝区持续性疼痛。2、体征:(1)肝脏肿大:约70%以上肝脓肿病人均有肝脏肿大。(2)肝区压痛:若叩击肝区则疼痛加剧。(3)肝区局限性隆凸:使右季肋部饱满,肋间隙增宽。(三)诊断根据病史、临床上的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结合B超及X线检查成果。即可诊断肝脓肿。(四)鉴别诊断1、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性肝脓肿(见表)2、右隔下脓肿:3、重症胆管炎:4、原发性肝癌:(五)治疗1、非手术治疗:适于多发性小脓肿和急性期尚未局限的细菌性肝脓肿。抗生素应大量联合应用。2、穿刺抽脓:阿米巴性肿脓肿以反复穿刺吸脓为主。3、手术治疗:(1)细菌性肝脓肿:措施:先行脓肿穿刺,抽得脓液后沿针头方向行脓肿切开引流。(2)阿米巴性脓肿切开引流指征:①巨大脓肿直径在10cm以上或表浅位脓肿;②脓肿经2-3次穿刺抽脓,同步行抗阿米巴治疗,而脓腔未缩小,或高热不退者;③脓肿伴继发细菌感染;④脓肿已穿破入胸腹腔或邻近器官;⑤脓肿位于左外叶。三、原发性肝癌(一)病因和病理1、病因:(1)污染水:如苯并(a)芘和DDT等。(2)乙型肝炎病毒:我国肝细胞癌病例中90%以上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3)黄曲霉素:其摄入量与肝癌的发生甚为亲密。2、病理:(1)大体分类: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2)组织学分类: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两者同步存在的混合型。(二)临床体现初期缺乏经典症状,中晚期最重要的临床症状是肝区疼痛,最重要的体征是肝肿大。注意:从症状出现获得诊断,如不治疗,常于六个月内死亡。(三)诊断对中年以上,尤其是有肝病史的病人,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者,应及时详细检查。1、定性诊断:(1)甲胎蛋白(AFP)测定:目前我国的诊断原则是AFP>500μg/L,并持续4周者,或AFP在200-500μg/L持续8周结合体征的阳性发现则可作出肝癌的诊断。(2)血液酶学及肿瘤标识物检查:缺乏特异性。2、定位诊断:(1)超声检查:能发现直径2cm以上的病变,诊断符合率可达84%,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措施。(2)放射性核素肝扫描。(3)CT检查:可检出直径2cm左右的初期肝癌。(4)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直径<2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是目前对小肝癌定位诊断的最佳检查措施。(5)X线检查。(6)磁共振成像。(四)鉴别诊断1、肝自身病变:结节型肝硬化,继发性肝癌、肝良性肿瘤,肝脓肿及肝包虫病。2、肝毗邻器官病病:右肾、结肠肝曲、胃、胰头等处的肿瘤。(五)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措施仍是初期手术治疗。1、手术切除:常做的有右半肝切除、左半肝切除、左外侧叶切除、左内侧叶切除和肝段切除、局部切除等。肝硬变者肝切除量不应超过50%,无肝硬变者切除量不超过70%。2、不能切除肝癌的治疗:(1)肝动脉结扎及肝动脉化疗栓塞。(2)肝癌的间质疗法:可使肿瘤细胞消灭、缩小肿瘤体积。语膏腰傲堕宫矢碧仁耍捅猪觉源贝乐蚕尔贰缝毙汲阿失核辆莱揍悠鉴察见肝脏有关疾病肝脏有关疾病间质疗法包括:高温疗法;冷冻疗法;酒精疗法。3、放射疗法:国内外对放射疗法的疗效评价不一。4、免疫疗法:白细胞介素-2(IL-2)、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为目前肿瘤生物治疗中最有但愿的一种治疗措施。5、介入治疗:选择性肝固有动脉插管栓塞治疗为首选措施。6、肝移植:原发性肝癌肝移植尚有争论。四、肝包虫病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犬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坳)寄生在肝脏所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一)病因1、人吃了被带有虫卵的狗粪便污染饮水或食物后即被感染。2、虫卵经消化液作用孵化为蚴,穿过肠壁进入门静脉系统,约70%-75%蚴随血流进入肝脏停留。(二)病理1、棘球蚴在肝脏内逐渐发育增大形成包虫囊肿,即内囊。其周围由中间宿主的组织形成一层纤维包膜称为外囊。2、内囊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如粉皮样,呈白色半透明;内层为生发层是包虫的本体,能产生诸多头节和生发囊。3、生发囊脱落后,形成与母囊构造相似的子囊;子囊又可产生孙囊。当囊肿破裂,大量的囊液流入胸、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