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由像平面坐标到摄影测量坐标的关系(逆变换)4、投影变换:将中心投影得像片变为正射投影的地图,要将具有倾角的像片变为水平的像片,这种变换成为中心投影的变换。摄影测量中将任意倾角的像片变为规定比例尺的水平像片,称为像片纠正:5、像点位移:在中心投影情况下,当像片有倾斜,或地面有起伏时导致了航空摄影像片上构像相对于理想情况下的构像,产生了位置差异叫做像点位移。楼房侧面是起伏引起像点位移8、水平像片和倾斜像片坐标关系:核心詞:单张像片后方交会定义: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是利用像片上三个以上像点和对应地面点三维坐标、计算像片外方位元素的工作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影像坐标、地面坐标以及外方位参数之间的关系—共线方程.一、共线方程基本思路:1、6个外方位元素是参数,它的近似值必须确定下来才能线性化;而像点坐标是有误差的观测值,地面坐标认为无误差的已知值;2、引入符号可以用矩阵导数进行推导;3、整理最后误差方程时利用旋转矩阵的性质。4、线性化过程只要搞清思路,公式不用去推、更不要去记。二、线性化-续如果认为内方位元素也是参数(一般用于像机标定)后方交会最少需要有三个像控点(地面已知控制点),实际计算时,像控点均匀分布,经常是六个点,也有四个点和九个点的情况。所以产生了平差计算问题。每个像控点可列立2个误差方程(共线方程。像点坐标为观测值,地面点坐标没有误差,外方位元素是未知参数),六点法交会的多余观测数是6。像控点选取把所有像控点的误差方程列出后,构成总误差方程,根据最小二乘间接评差原理可列出法方程式:用泰勒公式展开,并通过逐渐趋近的方法重复计算,最后得出六个外方位元素的解这里n表示控制点的总数上面介绍的基于共线方程线性化的空间后方交会,它需要已知外方位元素的初始近似值。但进行近景摄影测量和工业摄影测量时,外方位元素往往较大而且未知,此时需要采用不需要初始近似值的直接解,例如叫锥体法和直接线性变换法,其具体共识和结算过程可参见《解析摄影测量》(李德仁、郑肇葆编著)一书。五、空间后方交会实践5)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利用共像方程计算控制点像点的近似值(x,y)。6)n个控制点,则列出n组误差方程式;根据最小二乘法求解外方位元素改正数,并与相应的近似值求和,得到新的近似值。7)检查计算是否收敛:求得的外方位元素改正数小于规定值:否则用新的近似值重复4)-6)。8)根据课本2-22和2-21,单位选取如下像点坐标和改正数取毫米、地面点坐标取米,姿态角取弧度,姿态度改正数取弧度的0.1%。在三个姿态角近似值为“0”情况下,一个像点对应的误差方程系数为本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