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三年制)本专业以培养符合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体育教育人才为总目标,主要培养各类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师资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具体规格如下: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学习和工作。2、掌握本学科所需要的广泛、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体育实践技能。3、掌握本专业科学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具有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和继续高层次学习的能力。4、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基本的文字和语言交流能力。6、身心健康。二、业务范围本专业以(各类)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为主要研究领域,根据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高层次研究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辐射到运动训练等相关领域,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各类)学校体育教育人才、管理人才和应用研究型人才。三、研究方向1、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2、大学体育3、体育教师教育四、主要课程设置与学分A类:公共学位课(一)马列原著选读…………………………………………………2学分(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三)第一外语(英语)……………………………………………4学分B类:基础理论学位课(一)040102B30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二)040102B302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2学分(三)040102B303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3学分(四)040102B304运动心理学研究与进展………………………2学分(四)040102B305学校健康教育学………………………………2学分(五)040102B306管理学基础……………………………………2学分C类:专业基础课(一)040102C301中外体育史略…………………………………2学分(二)040102C302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2学分(三)040102C303体育统计与SPSS的应用………………………3学分(四)040102C304体育法学………………………………………2学分(五)040102C305学校体育管理研究……………………………2学分D类:专业方向课或选修课(一)040102D301专项技术理论与方法……………………………1学分(二)040102D302运动生理学研究与进展…………………………2学分(三)040102D303体育基础教育课程专题研究……………………1学分(四)040102D304大学体育课程专题研究…………………………1学分(五)040102D305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专题研究………………1学分(六)040102D306学校体育发展研究………………………………1学分(七)040102D307体育管理与系统工程……………………………1学分五、教育实习(2学分)本专业硕士生在第四学期安排本专业方向上的体育教学实践,对象为体育系本科生,时间为36学时。六、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一般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在院领导、导师组和有关教研室主任参加的会议上做开题报告。会议要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价值、框架、内容、方法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认真评审。经导师组评审通过后,研究生方可进行论文的研究和撰写。2、研究和撰写论文研究生应按照通过的开题报告,在导师指导下,于第四学期进行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论文原则上应在第六学期3月上旬之前完成。3、论文答辩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分之后,方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原则上安排在第六学期5月中旬。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的审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执行。七、培养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1、研究生培养工作在体育科学学院领导下,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对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实践与实习、论文等全权负责。2、研究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服从导师安排的学习、科研、实践等工作,在学习与实践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打好基础,早出成果,以优良的成绩取得硕士学位。3、本专业研究生采用“专业课程学习+跨学科研究+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的培养模式。4、体育学院研究生的教务管理由系研究生秘书负责。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