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痛苦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24.3.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痛苦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24.3.pdf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痛苦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024.3.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课型:【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九年级的学生青春活泼,情感丰富,容易被感染。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对诗词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对“词”缺少系统性,理论性的认识。与伟人毛泽东所处的年代相隔久远,处在和平年代的他们对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了解不多。现在安逸的生活致使他们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对较弱。学习这一课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要提高社会历史责任感。【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这次的教学主体是九年级的学生,虽然较之于七八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在语文学习能力上已有较大的提高,对阅读材料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表达出来。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设计多种“诵读”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的内容,领悟并学习词的意象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词创作的艺术特色。对于“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动力”的这个深层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灵活设置教学过程,巧妙使用点拨手法,精心安排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做浅入深出的引导和分析。【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体会词的壮美意境。2、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体会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掌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深入分析这首词下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2.理解这首词写景、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教学难点1.掌握这首词下片中欲抑先扬的写作技巧,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来体会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2.掌握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这首词准确、凝练的语言特点。【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写作背景】(一)写作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他的诗词雄浑豪迈,气势恢宏,艺术性强,充满革命豪情。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等,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采桑子·重阳》等。【题目解说】(一)题目解说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东仙”“洞庭春色”等,共114字,分上下两片。“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大臣窦(dòu)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此事,调名因此而得。“雪”是题目,也是这首词所写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一)层次结构上片主要内容: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上片分三层:第一层,概括写北方雪景(前三句);第二层,具体写北方雪景(中七句);第三层,想象雪过天晴之景(后三句)。下片主要内容: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作者壮志豪情。下片分三层:第一层,承上启下(前二句);第二层,评论古代帝王(中七句);第三层,抒发壮志豪情(后三句)。【中心思想】(一)中心思想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全词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全文分析】(一)全文分析1.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由上片之景而生情,由祖国山河的壮丽,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寓情于议,蕴含作者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