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物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任务药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一门学科。第二节药品质量标准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主要内容和制订的原则。一、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有:国家药典(中国药典)、局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标准)。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应遵循的原则:1、充分考虑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2、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和限度要合理可行。3、从生产、流通和使用各个环节考察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4、制剂质量标准与原料药质量标准要有关联性。总之要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方针。二、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一)名称1、质量标准中药品的名称包括中文和英文名称,中文是按照CADN(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命名的;英文名称原则上按照INN命名原则确定英文名或拉丁文名,再译成中文正式品名。药品名称应明确、简短、发音清晰,全名最好不超过4个音节或四个字母。2、对属于某一相同药效的药物命名,应采用该类药物的词干。3.避免采用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二)性状1.外观、臭、味:具有鉴别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内在质量2.溶解性:药物重要物理性质,在质量标准中用术语表示,药典凡例对术语有明确规定。3.物理常数: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粘度、相对密度、馏程、凝点、吸收系数、比旋度等(三)鉴别利用药物分子结构表现出来的特殊化学行为或光谱特征,是鉴别药物真伪的重要依据。鉴别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等。(四)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和安全性四个方面内容。1.有效性检查指和疗效相关,但在鉴别、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中不能有效控制的项目。2.均一性主要是检查制剂的均匀程度。3.纯度要求是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查,一般为限量检查,不需要测定其含量。4安全性检查:在正常用药的情况下,保证用药的安全。(五)含量测定用规定方法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常用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学方法和酶化学方法等。使用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测定称为“含量测定”,结果一般用含量百分率(%)表示。使用生物学方法和酶化学方法测定称为“效价测定”,结果一般用效价(国际单位IU)表示。(六)类别(七)贮藏第二节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熟悉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计量仪器认证的要求。一、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1.取样:应考虑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样品总件数为X,X≤3,应每件取样X≤300,取样件数为+1X>300,取样件数为/2+12.检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3.记录和报告:检验记录应有供试品信息;检验项目、依据、方法;检验数据、结果、结论;检验者签字或盖章。检验报告书内容有供试品信息,检验项目、依据、结果、结论,检验者、复核者及有关负责人签名或盖章还应有报告的日期。二、计量仪器认证的要求:国家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其他计量标准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送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第三节药物分析中的统计学知识熟悉误差的分类和减小误差的方法。熟悉有效数字的定义、运算法则和修约规则。熟悉相关和回归的定义,相关系数的定义,直线回归的最小二乘法。一、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1.真值指某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它通常是未知的。由于误差的客观存在,真值一般是无法测得的。测量次数无限多时,根据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的误差分布定律,在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它们的平均值极为接近真值。所以在实验科学中真值的定义为无限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2.误差测量值对真实值的偏离。误差越小,测量的准确性越高(1)绝对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其单位与测量值单位相同。以χ代表测量值,μ代表真实值,绝对误差δ为:δ=χ-μ(2)相对误差:表示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比例,相对误差没有单位,便于比较。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100%=δ/μ×100%3.误差的分类根据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二类。二、有效数字1.有效数字:实验测量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只能达到一定的精度,因此测量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