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水,细胞发生现象;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如清水)浓度时,细胞水,细胞发生现象。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应用: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及原理:1、a、b、c表示某植物体的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为a>b>c,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方向应该是()2、当把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后,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将()A、紧紧靠在一起B、充满细胞液C、充满蔗糖溶液D、充满清水3、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①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②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变得硬挺③根毛细胞吸水④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⑤插在花瓶中的花枝由瓶中吸水⑥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质壁分离⑦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A、①②③⑤⑦B、②③⑤⑥⑦C、②③⑥⑦D、②③④⑥⑦4、浓盐水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其原因是()A、浓盐水中含有较多的氯离子,使细菌毒素失效B、浓盐水中没有细菌所需要的酶,细菌不能产生毒素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D、浓盐水中含养料少,细菌迅速死亡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问题1资料1.欧文顿的实验时间:20世纪初实验: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然后进行化学分析。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有机结合构成膜的呢?时间:1925年实验: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脂质)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连续两层排列蛋白质位于脂双分子层的什么位置呢?资料4.罗伯特森的实验和模型提出静止模型的观点变形虫的变形运动诱导融合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3、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概念图1.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小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C)。A.选择透过性B.保护作用C.流动性D.自由扩散2.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A)。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专一性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