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睿德****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docx

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古诗《池上》优质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1、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语文课堂总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思路进行教学,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希望学生都能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对古诗的浓厚兴趣。我想古诗教学应体现“诵读为本,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原则,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古诗文化准备。2、享受孩子的童年,那是因为孩子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创造。《池上》“偷”字用得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把这种真实传递给孩子,就构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出现的三个生字“撑、艇、萍”。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教学准备: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文字、图像)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课前准备:展示拍摄的荷塘美景,感染气氛,激发兴趣。1、孩子们,夏天快要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2、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它做为见面礼给你们带来了,愿意和老师一块分享快乐吗?看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吧!(课件展示: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3、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和谐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的结合,转变了学生对学习古诗那“之、乎、者、也”的枯燥感觉,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心理基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荷塘边,无意中看到了荷塘里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就把它写了下来,题为《池上》。(板书:池上)2、齐读诗题。3、解题:“池上”是什么意思?(“池上”就是池塘上,这里指的是荷塘之上。)4、诗人白居易,你了解多少呢?(请学生交流所搜集的资料。)教师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混乱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通过资源,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荷塘美的基础上,初步解知诗题,感知古诗的意境。】二、初读古诗,把握基调(一)这首有趣的小诗肯定已经拨动了你的心弦,触动了你对童年无尽的遐想与怀念。那就打开课本,认认真真地读一读,努力读正确,读流利,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生自由练读)(二)指名读诗,集体正音。1、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指名几位学生试读,相机正音。)2、朗读诗歌时,我们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师生共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是品读古诗,走进古诗的第一步。】(三)引导理解“踪迹”。A、下雨后,人从湿地上走过留下的脚印,这就是“踪迹”。B、小鸡从雪地上走过留下的“踪迹”。C、飞机从天上飞过,后面会留下一道白烟,这是飞机的“踪迹”。D、蜗牛从地上爬过留下的粘粘的痕迹,这也是“踪迹”。E、蚂蚁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有了这种气味,它就不会迷路了,这是蚂蚁的“踪迹”。【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让学生逐步走进古诗,感知诗意。】三、品诗解句,入情入境(一)品读前两行——1、读一读,你们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1)引导学生比较“撑”和“划”动作的区别。“撑”就是用竹篙抵住河床,使船前进。一起撑一撑小艇吧!(众生做动作)(2)学习生字“撑”“艇”。(3)娃娃很——小!小艇很——小!而这个小娃娃却敢一个人撑着小艇,敢冒险。可见他人小——胆不小!(4)一个撑着小艇的大胆的小娃娃,很有趣!请你想象着他胆大的样子读一读。(指名读、男生读)2、读一读,品一品,理解“偷”。(1)你们觉得这句诗里哪个字最有意思?(板书: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