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股骨颈骨折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8.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影像学股骨颈骨折培训课件.ppt

影像学股骨颈骨折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影像学股骨颈骨折定义: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特点:1,常见,约3.58%2,老年,尤以女性较多(骨质疏松)3,不愈合率10%-20%(剪力较大),坏死率20%-40%(血供不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110°~140°,平均127°。>140°髋外翻<110°髋内翻前倾角认识二个角Ward三角:在股骨颈交叉的中心区形成一个三角形脆弱区域,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时,该处仅有脂肪填充。股骨距:位于小转子深部股骨颈、体连接部的内后方的致密骨板,是股骨体后内侧皮质向松质内的延伸。是股骨上端偏心性受载的着力点。骨小梁结构股骨距冠状面扫描CT片(LT:小转子C:股骨距GT:大转子)Singh指数髋部骨小梁分级图髂股韧带(最强大)(起自髂前上棘,经过关节囊前方止于转子间线。限制髋关节过伸)耻股韧带(限制大腿的外展及旋外运动)坐股韧带(限制旋内运动)圆韧带(位于关节囊内。连接股骨头小凹及髋臼横韧带)包绕股骨头和股骨颈,只有股骨颈后外侧小部分露出囊外圆韧带①小凹动脉:闭孔动脉分支,股骨头圆韧带,1/20②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③关节囊外动脉环: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在股骨颈基底部形成动脉环,是主要血液供给来源,2/3-4/518股骨头的血供1.暴力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老年人多见):典型受伤姿势是跌倒,髋关节旋转内收,臀部先着地。为什么老年人多见?因①股骨颈部细小,为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②老年人骨质疏松,该部位脆弱,有时仅受到轻微的旋转外力即可引起骨折。儿童、青壮年多由车祸、高处坠下等强大暴力引起。暴力分为:①强大的直接暴力;②间接暴力——杠杆作用(股骨颈抵于髋臼后缘)。还有激素引起骨质疏松,则青壮年较小暴力也可引起。分类分类外展型:Pauwels角<30°稳定中间型:30°<Pauwels角<50°内收型:Pauwels角>50°不稳定A、外展型:linton角<30°,股骨干急骤外展及内收肌的牵拉下发生,骨折断端间外侧嵌插。局部剪力小,较稳定,血供破坏少,愈合率高。部位多在头下部。B、内收型:linton角>50°,股骨干急骤内收及外展肌(臀中、小肌)的牵拉发生。无嵌插,远端内收上移,剪力大,不稳定,血供破坏较大,愈合率低。部位多为颈中部,亦可发生在头下部或基底部。按X线表现(Linton分类)分类GardenIGardenIIGardenIIIGardenIV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患肢短缩影像学检查37老年女性,轻微外伤史,左髋疼痛,仍可行走。X片:股骨颈的下方有很细小的硬化区MRI:股骨颈线性信号减弱诊断:股骨颈骨折与转子间骨折的鉴别治疗保守治疗: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嵌插”型骨折或患者不能耐受手术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移位不稳定骨折1.闭合复位1屈髋及至90°,沿股骨干纵轴向上牵引;2内旋、外展患肢3保持内旋外展,将下肢伸直;4骨折复位后,下肢不外旋骨牵引复位(3)复位判断标准:多用Garden对线指数判断复位。正常正位片上股骨干内缘与股骨头内侧压力骨小梁呈160°交角,侧位片上股骨头轴线与股骨颈轴线呈180°。完美的复位带来好结果在正位片上,<160或>180,或侧位片角度偏差>20,为不可接受,需再次复位2.切开复位3.内固定滑动加压螺钉(DHS)3.内固定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一般三枚螺钉钉尾呈倒品字形,一枚在下靠近股骨距,两枚在上且一前一后。关于空心钉和SHS(滑动髋螺钉):空心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少,感染率低,抗旋转强度更好。SHS:抗屈曲和剪力负荷好于空心钉,内固定失败率更低,减少翻修需要。两组死亡率,再手术率没有差别。SHS并没有增加股骨头缺血坏死风险。BhandariM,etal.Optimalinternalfixationforfemoralneckfractures:multiplescrewsorslidinghipscrews?JOT.2009Jul;23(6):403-7.3.内固定58(二)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适应症:a、年龄:65~70岁以上高龄患者。b、全身情况:一般来讲全身情况不是很好,估计难以耐受两次手术者,更应考虑行置换术,但需要患者能承受本次手术。C、局部情况:新鲜骨折;头下型骨折或头颈型骨折中的linton角>70°,而有移位的。陈旧骨折;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已坏死,且无髋臼退行性病变及严重疏松,年龄可适当放宽至60岁以上。B、方法:去股骨头换人工股骨头。C、手术并发症:a、术中:骨折。b、术后:感染,脱位(前倾角过大)。c、晚期:人工股骨头下沉,髋臼磨损。此法目前已经很少用,多用于75岁以上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关节)64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并发症及其处理①影响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