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篇1活动设计我们的水墨画特色活动已经开展了快一年了,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玩墨,到现在的运笔作画,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这些活动。通过上阶段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运用转笔的方法来表现葡萄,今天我重点知道孩子们运用两笔法来画大一点的圆形物体。活动目标1、学习用两笔画圆法表现枇杷。(重难点)2、尝试自主调配枇杷叶不同的色彩,并能用浓墨勾画叶脉。3、体验水墨画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PPT课件、宣纸、画颜料、毛笔、墨等。活动过程一、出示课件,观察枇杷。1、播放PPT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枇杷)2、你们见过枇杷树吗?它是怎么样的?3、出示PPT2,引导幼儿观察枇杷的外形。①枇杷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②这些枇杷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的颜色一样吗?(有深有浅)4、出示PPT3,枇杷树的叶子又是怎么样的?(大大的,一片一片的)你仔细看一看,叶子上面还有什么?(叶脉)二、讨论枇杷的画法。1、讨论:怎么样用毛笔来画枇杷?用笔的`哪一个部位画比较好?2、:用侧锋画枇杷与叶子。3、教师用两笔法示范枇杷与枇杷叶子的画法。4、出示PPT4,感受大师的作品。枇杷的叶子可以用什么颜色?(绿色再沾一点墨)叶脉用什么勾画?(浓墨)三、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1、引导幼儿自己布局画面,大胆创作。2、尝试自己调配叶子的颜色,体现浓淡的层次感。四、师幼共同欣赏作品。教学建议建议将本次活动延伸至区角内,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运用好笔的侧锋。大班美术教案篇2设计思路: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表现人们欢度节日的愉快氛围,让幼儿在节日的愉快氛围中用自己的笔触表现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美。此次活动《烟花》。意在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放烟花的习俗,表现烟花灿烂辉煌的瞬间。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活动目标:1、尝试表现仰面人的形态并合理安排画面。2、体验看烟花的快乐以及过节时的愉快氛围。3、认识烟花,知道烟花是新年和庆祝活动上燃放的。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活动重难点:画面合理布局以及表现仰面人的形态。活动准备:1、Ppt课件:烟花。2、人手一只记号笔、蜡笔、纸、教师的范例。活动过程:一、回忆经验,引起兴趣“我们中国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等。我们也有许多庆祝节日的方式,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小结:我们都很喜欢过节,过节真热闹,美丽的烟花太漂亮了!二、观察比较、了解特征1、认识仰面人(出示正面人和仰面人各一幅)一起看烟花。美丽的烟花放得很高很高,你觉得这两个小朋友谁能看得到烟花?小结:原来我们要把头仰起来,仰得高高的才容易看得到美丽的烟花。我们把脑袋仰得很高的小人叫做仰面人。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仰面人的动作。2、对比观察、了解特征正面人和仰面人的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小结:正面人的脸和仰面人的脸是上下颠倒的,所以我们在画仰面人的时候也要把画画的顺序颠倒一下。正面人的脸是从上往下画的.(从头发开始往下画),而仰面人的脸要从下往上画(是从头发开始往上画)。三、欣赏烟花1、课件演示,初步了解烟花的基本形状。这是什么?(烟花)烟花象什么?都有些什么颜色?(丰富词汇:五颜六色,彩色的)2、烟花真漂亮,你们想放烟花吗?今天我们用蜡笔来放烟花好吗?四、教师示范,个别幼儿操作尝试。(1)先定好画小人的位置,找到纸的最中间的位置画人物的脑袋。(1)画仰面人时,教师画脸的轮廓,个别幼儿尝试添画五官。(脑袋圆圆画中间,头发黑黑占一半,再画眼睛和鼻子,嘴巴弯弯像座桥,别忘耳朵在两边。)(2)引导语:小人画好了,我们还能在身边增加一些装饰,你看,小区里还有绿化带呢!(3)引导语:我们看到的烟花可漂亮啦!美丽的烟花放得又大有高,还五颜六色呢!五、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创作要求:1、思考画面安排,主体明显(小人画得大一些,特别是脑袋要画的大一些)。2、仰面人的五官从下往上画,注意不要把纸倒过来画。指导语:“学画仰面人倒过来的脸,才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新本领,XXX把纸倒过来画正面人的脸,看来没有学会今天的本领哦!XXX已经学会画仰面人的脸了,我真高兴呀!那么你们学会了吗,都快点试一试。”3、烟花有的大,有的小,颜色都很鲜艳哦!六、引导评价1、幼儿画面安排是否合理。2、仰面人的五官形态是否正确、布局是否合理。结束活动:1、讲评,表扬大胆选用不同颜色作画以及画面饱满的幼。2、我们用蜡笔放了这么多的烟花,大家一起来看烟花吧!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放烟花。活动反思:活动中孩子都表现极大的兴趣,孩子通过稚嫩的双眼和充满了幻想的心灵来唤起美,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他们主观的心灵世界,而不是我们看到的客观实在,烟花绽放了孩子的灵感。孩子有“画语权”。美术是孩子生命中所不可缺少的,我们老师不能因为无知或忽视而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