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导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济法导论ppt课件.ppt

经济法导论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编法律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法律的概念法律的特征法律并不是唯一的社会规范老生常谈:诚信管仲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贤者诚信以仁之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诺斯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配套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特征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种类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种类(2)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种类(3)练一练练一练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法律渊源补充:法系补充: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法律体系经济法是调整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调控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的特征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二)自然人——权利能力从出生到死亡,行为能力由年龄和智力状况决定。1、完全行为能力—18岁以上*;16神志清醒—独立2、限制行为能力—10到18岁;不能完全辨认—监护人同意3、没有行为能力—未满10岁;完全不能辨认—监护人代理(三)组织——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共始终;统一在经营范围内。权利依法自己为、不为要求他人为、不为请求法律保护客体的概念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客体的分类建筑安装,加工定做客体的分类一、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含义(一)产生——权利义务关系形成(二)变更——主体、客体、内容变化(三)终止——权利义务关系消灭法律事实辨析链接经济法律事实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仲裁仲裁的特征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条件仲裁裁决诉讼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一)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二)诉讼时效制度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概念解析分析诉讼时效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其他请求权(如《物权法》中的物上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例外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续的期间,债权人在此期间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可发生该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例如,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2个月就是受遗赠权的除斥期间。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诉讼时效的种类【解释1】一般的诉讼时效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自权利侵害“实际发生”之日起计算。【解释2】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诉讼时效的延长,但不适用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等规定。例题解析例题【答案】C【解析】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为2007年3月28日-2008年3月27日。例题3【答案】B【解析】(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适用1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如果当事人在2007年2月8日之前知道的,应当自“知道”之日起1年内提起诉讼;(2)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在本题中,当事人自权利侵害“发生”之日起20年的最后几个月才知道,因此,诉讼时效届满日应为2008年2月8日。附条件的或附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或期限届满之日起算。约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从清偿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从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或者损害时起算。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发现,后经检查确诊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对于这类因侵权行为而发生的赔偿请求权,计算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时,必须要求请求权人知道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例题【解析】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1)不可抗力(2)其他障碍诉讼时效中止的时间在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况下,中止事由发生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限仍然有效,等到中止事由消除后,前后期间合并计算。在民法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内,诉讼时效中止的持续时间没有限制。例题【答案】A【解析】(1)拒付租金的,适用于1年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2001年5月5日-2002年5月5日);(2)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2001年11月5日-2002年5月5日)发生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出差遇险),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已消失,则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因此,乙2001年8月出差遇险耽误的20天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例题1、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1)提起诉讼(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1)诉讼时效的中断可以多次进行,但最长不得超过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2)在诉讼时效已过的情况下,如果义务人履行了债务的,则履行有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