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修)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修)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修)MicrosoftWord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车树理王英(定西师范高等专业学校生化系,甘肃定西743000)[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技术类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农业学科的特点出发,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统筹安排实验、实习、专业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教学内容,做到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中心,校内校外实践为基础,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本文从转变实践教学理念、规划教学内容、注重考核评价等实方面进行了论述。[关健词]农业技术类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理念体系构建考核评价高职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生产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熟练掌握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各项技能。农业技术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加强对农业技术类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职高专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农业产业对农业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1.提高自身认识、转变教学理念由于农业科学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等农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级农业技术人才成为高等农业教育不约而同的选择。要完成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能”的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直接接轨。1.1实践教学是培养操作技能的必须手段作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操作技能,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农业技术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从事植物生产与加工的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做到反复训练,使他们在学校就基本掌握所学专业必备的操作技能。1.2实践教学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是按一门一门课程讲授的,是学生接受和积累知识的过程,而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需要通过实践环节去体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不是某一门课程所能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综合思维技能的训练,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1.3实践教学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途径我国《职教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按照就业岗位的需求,按岗位技能考核标准,集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确保通过职业技能考核。我系从2003年开始对园艺专业和作物生产专业学生进行了花卉园艺工、植保工、植物组培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这对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和提高其操作技能具有重要作用。1.4实践教学是了解社会需求的良好契机近年来我们将学生组织到临洮、安定、陇西等校外的企业、公司去进行实训,还将学生组织到临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顶岗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了解到行业动态、社会需求,寻找所办专业与企业实际的结合点。有的学生也在实习中找到感兴趣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实习过程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方向,促进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并且落到实处。自始至终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努力为社会输送“技能娴熟、知识丰富、素质过硬”的创新型人才。2、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在农业技术类专业的培养实际中,课程的设置应以现代就业岗位需求为前提,不同课程之间的实践内容安排上应做到有机衔接,防止内容重叠,将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2.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始终应坚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满足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不仅要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要与就业相结合,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应按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设计,体系构建应考滤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2.1.1实践教学目标的明确化(目标体系)教学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让实践课程目标明确地与将来的职业岗位相对接,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创造条件,大大缩短高职教育与就业目标之间的距离。目标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目标。2.1.2实践教学内容的职业能力化(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强调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岗位职责所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包含了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各项能力要求;强调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推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