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际经济学考点解析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和评价内容:如果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另一国更有效率,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更低,那么,每一个国家都能通过专业化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与其他国家交换其具有绝对优势的部分产品而获得利益。评价:积极方面:1、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为生产领域2、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点3、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是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局限性:它只能对国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做出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及评价内容: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即“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评价:贡献:1、比较成本提出了各国可以普遍遵循的参与国际贸易的依据。2、从历史上看,比较优势理论推动英国走向自由贸易起了巨大的作用。局限:比较优势的理论分析和政策上的意义只是静态的分析而不是动态的分析。分工所得和交易所得交易所得:当开放贸易后商品的比价发生变化,而生产数量没有发生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满意程度变化情况。分工所得:为扣除交易所得后,因产量发生变化引起的消费者满意程度变化情况。提供曲线、贸易条件的意义提供曲线:有时也称为相互需求曲线,反映了一国为进口其需要的某一产品而愿意出口另一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秆贸易时商品的交换比率。要素禀赋理论的概念、内容及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概念:一国应当出口在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在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和昂贵生产要素的产品。内容:劳动丰裕型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分工与贸易会导致贸易各国同质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内容: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所以理应是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里昂惕夫检验结论是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解释:1、自然资源说2、技术要素说3、人力资源要素说4、研究与发展要素说5、信息要素说6、贸易保护说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有哪些?主要观点:1、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认为利润来自流通领域,与生产过程无关;2、把货币(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3、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一国所得必为它国所失;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奖出限入,力争顺差,增加国家财富。政策主张:1、严格管制金银货币2、实行对外贸易垄断,独占殖民地贸易与海运3、限制进口4、促进出口5、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本国幼弱工业的政策保护贸易理论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政策主张、主要观点批评:1、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完全忽视了国家的存在,不考虑如何满足国家的利益,而以所谓增进全人类利益为出发点;2、自由学派只考虑交换价值,即通过对外贸易增进财富,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精神和政治利益、眼前和长远利益以及国家的生产力;3、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完全抹煞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4、保护贸易政策只是一种手段,为了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不是目的。政策主张:1、保护对象:本国受到国外强有力竞争的有前途的幼稚工业。2、保护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3、保护手段: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为主要手段4、保护的程度:随本国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行业而定。主要观点:1、对每一个国家来说,民族利益高于一切。2、发展生产力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发点。3、私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4、各国经济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的内容和评价内容:1、世界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2、外围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3、“外围”国家必须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评价:积极方面:1、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了开拓性贡献。2、对“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分析是正确的。3、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局限性:1、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分析不是很全面。2、进口替代战略容易割断了国内外的联系,使发展中国家工业毫无竞争力。产业内贸易的内容1、消费上的替代性商品2、生产中投入系数相似的商品3、既具有消费替代性又具有技术类似性的商品战略性贸易理论、管理贸易理论的内容和基本特点战略性贸易理论内容: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一国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性手段,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