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资料】针灸学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讲座PPT.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61 大小:30.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用资料】针灸学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讲座PPT.ppt

【实用资料】针灸学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讲座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针灸学课件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讲座经络的概念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及名称分类及表里属络。指导针灸治疗循经取穴,治疗疾病,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第二节腧穴学说概述二、分类2、奇穴又称“经外穴”、“经外奇穴”,是未归入十四经穴,是既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的经验效穴,对某些病证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如太阳穴治疗头痛;腰眼穴治疗腰痛等。3、阿是穴又叫“压痛点”、“天应穴”。它既无固定的位置,又无具体的名称,而是以有病痛时身体上出现的临时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的。如软组织损伤或肩周炎时出现的痛点。四、腧穴作用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则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如:合谷位于上肢,能治疗颈部、头面部疾病、外感发热等;足三里位于下肢,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高免疫功能等。3、特殊作用从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重性的良性调整作用。如:天枢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内关既能减慢心率又能加速心率;合谷既可止汗又可发汗。某些穴位所具有的特异性。如:大椎能退热;至阴能矫正胎位。五、腧穴定位方法(一)自然标志取穴法6、近治作用:下肢疾患、中风1、脾胃疾患:腹痛、腹胀、食欲不振、黄疸、霍乱吐泻、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1、商阳*(LI1)井穴5、本经所过部位:膝痛、痿证、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3、皮肤病3、电针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镇痛作用5、失眠、高血压;[主治]络——络脉,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一)脾脏生理功能功用:健脾利湿,调补肝肾。3、妇人疾患: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道炎如五官、指(趾)甲、肋骨、脊椎棘突等。以病人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图片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图片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图片(四)简便取穴法1循行小结二、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肺、胸、喉咙和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各经脉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如:合谷位于上肢,能治疗颈部、头面部疾病、外感发热等;(LI—20)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交接:表里经相接,同名经相接。功效疏风清热,通关利窍。功效:健脾统血,益气安神。功效:健脾统血,益气安神。简易取穴:肱二头肌桡侧,当天府穴下1寸处是穴。8、经渠(LU8)经穴咽痛、牙痛[主治]1、近治作用:眼疾(目赤痒痛、眼睑瞤动、口眼歪斜,现多用于结膜炎、近视、眼睑下垂、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定位]正坐或仰卧,在胸壁前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下正中线6寸。第二节手太阴肺经腧穴肺4肺5肺6肺7肺86、孔最*(LU6)郄穴[定位]微屈肘,掌心相对;或伸前臂仰掌。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主治](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鼻衄,热病无汗。(2)痔血。(3)肘臂挛痛。7列缺、*(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微屈肘,侧腕掌心相对。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易取穴: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所压处是穴。[主治](1)咳嗽,气喘,咽喉痛。(2)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牙痛。(3)外感头痛,项头痛,项强痛。(4)腕痛无力。8、经渠(LU8)经穴[定位]伸臂仰掌。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主治](1)咳嗽,气喘。(2)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9、太渊*(LU9)输穴原穴八会穴[定位]伸臂仰掌。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主治](1)外感,咳嗽,气喘,咯血.(2)胸痛,咽喉肿痛.(3)无脉症.(4)手腕痛。[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10、鱼际*(LU10)荥穴[定位]侧腕掌心相对,自然半握拳。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主治](1)咳嗽,咯血,发热.(2)咽干,咽喉肿痛,失音.(3)乳痈,掌中热,小儿疳疾。[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11、少商*(LU11)井穴[定位]伸拇指。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主治](1)咽喉肿痛,咳嗽,失音.(2)鼻衄,高热,中暑,呕吐.(3)癫狂,中风昏迷,小儿惊风。(4)指肿、麻木。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