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必备】语文教案模板锦集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拼拼读读,能够正确区分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选择义项;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正确完成练习;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积累二句名言,了解名言的意思。3、按要求抄写词语或短句。学生准备:搜集聪明人的故事教学过程: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义项。1、交流正确的读音(撒sā当dàng折zhé兴xīng)读词2、选择正确的义项(撒①当①折①兴②)二、按要求写词语。1、自己试试,把四个词语填写完整。2、交流(兔死狐悲鹤立鸡群虎背熊腰指鹿为马)读词3、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名的成语?(不一定要有两种动物名。)狼狈为奸鸡飞狗跳龙飞凤舞鼠目寸光三、按要求改写句子。1、归纳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的方法(1、标点符号2、反问词的增删3、句子意思不变)2、完成练习,交流3、补充练习: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自由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主要写了李斯特为了推荐肖邦,用“换人计”让肖邦替他演奏,受到了观众的欢迎。)3、再读短文,思考:文中2次写到观众的掌声,分别是什么原因?(第一次是因为肖邦精彩的演奏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听众。第二次是因为李斯特为了使肖邦成名,巧设“换人计”,观众们被他的所感动。)4、交流,完成填空。5、选择题(答案都是②)五、语言实践活动。1、智慧既可化险为夷,智慧又可反败为胜。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一些有智慧的人:华佗、富兰克林、哥伦布……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2、交流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些聪明人,相信你们一定能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他们的故事,现在我们就开一个小小故事会。4、请3~4名学生上台讲述。六、熟记名言。1、自由读句子。2、指名读评议齐读。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勤学好问,做事有目标有毅力。)4、师介绍作者:夏衍——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社会活动家。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七、写字1、生照样子抄写,师巡视。2、优秀作业展示。教学效果反馈:对“折断”的“折”的理解有分歧。少数学生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方法还是没有掌握。学生对交流聪明人的故事十分感兴趣,但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都较差。语文教案篇2一、教学课题:美在学习中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出学习中的美,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乐学好学意识。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3、进一步弄清语文学习的范围和方法,体现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改革宗旨。4、渗透美育教育。三、活动准备:1、分组完成学校校门设计,手工作品制作等工作,评出优秀作品,准备参赛。2、准备录音机,朗读带,投影仪,影碟机,电视机等电教器材。四、活动形式:分组进行擂台赛五、活动过程:〈一〉导语:教师提出方法、要求,设奖等情况。〈二〉组织比赛:1、每组必答:⑴在“美”和“丑”之间,你怎么选择?(满分1分)⑵用一句话评价大家的选择。(满分2分)⑶说出带“美”字的.词语(各组不重复)。(满分2分)⑷投影显示问题:(逐行显示)下列词语或句子,各指什么美?(每题2分)a、沉鱼落雁,闭月羞花()b、余音绕梁,三日不绝()c、对不起,请原谅!()d、拾金不昧()2、抢答题:⑴欣赏歌曲《什么是美》,然后抢答:歌曲中指到了生活中的哪几种美?最后一句歌词是(满分2分)⑵听录音带教师播放课文《春》的朗读磁带(片断),谈谈你的感受。⑶看投影,作简要评说教师放一组学生作品投影片。⑷看投影,快速记忆(说明:②——④题思考2分钟,回答1分钟,每题满分2分)⑸“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这是一则广告中的句子,请简要分析意思。(满分2分)3、才艺展示题:(说明:①凡参与者,不管回答是否出众,奖该组全体同学一分。②出题后,可思考1分钟。回答2分钟。)⑴投影:水、作文本、自行车请讲一则故事,分别用上片中三个词,注意不准简造句。⑵展示你所设计的学校校门示意图,并加以解说。⑶入新闻录相,汇报你所写的新闻述评,〈三〉算总分,发奖〈四〉教师小结。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叙中有议,叙议结合的写法;2、继续培养速读的能力;3、懂得不忘记过去老一辈的苦难日子,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1)学习边叙边议,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理解"我"对养菜的特殊感情。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