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导言:儒家是也非也?各地祭孔大典“解围的神明”(Deusexmachina)礼乐安定人间秩序强调礼乐,更注重内在的“仁”“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人性向善论善: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仁”字有三义,皆与“人”有关择善固执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于人”第一,社会规范往往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我们没有理由违背,为了小的善而犯了大的恶,以致伤害群体的和谐。第二,对方的期望固然重要,但哲学与人生是没有人能够完全了解及彻底满足对方的期望,何况对方也可能因时、因地而改变期望,结果则是我们自己疲于奔命,甚至忽略了生命中其他方面的责任。第三,真正不可避免的是内心感受。“求其心安”之意在此。若不能忠于自己的良知,其他一切都是空话。从择善到固执儒家的价值观自我中心阶段:生存与发展人我互动阶段:礼法与情义超越自我阶段:无私与至善结论:人生的横向与纵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难免有些无可奈何的命定条件,但是只要立定志向就可以从自我认识,走向自我成长的路途,亦即随着岁月而登上人生的更高境界。外在的成就也许属于命运,但是人格的修养则是个人的使命所在。体认了人性向善之后,就能择善固执,以求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