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特殊人群的临床用药吸收:1.胃肠蠕动减弱(孕激素):地高辛达峰时间推迟,吸收率增加2.胃酸分泌减少:水杨酸吸收↓;镇痛药,安眠药吸收↑分布:1.血浆容积、脂肪组织、细胞外液增加:分布容积↑2.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蛋白结合率↓(二)药物经胎盘的转运与代谢1.药物的转运方式简单扩散:分子量<1000易化扩散:葡萄糖和铁主动转运: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特殊转运:经胎盘转化后再转运。核黄素。胞饮:免疫球蛋白。直接进入胎儿血循环:胎盘物理性破损。2.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药物在母体内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低易通过:甲氧西林40%;双氯西林96%。妊娠期血浆蛋白浓度及结合部位减少,导致药物游离浓度升高。地西泮等。药物的脂溶性高易通过:安替比林离子化程度低易通过:胎儿血PH值比母体低0.1,弱碱性药物易进入胎儿体内。3.胎盘的药物代谢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还原、水解代谢内源性物质的酶:肾上腺素、组胺、雌激素等。氢化可的松、皮质醇及泼尼松通过胎盘转化失活为11-酮衍生物,而地塞米松通过胎盘时不经代谢直接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治疗孕妇疾病,可用泼尼松;治疗胎儿疾病时则宜用地塞米松。(三)胎儿药动学特点胎龄14~25周的胎儿,每克肝组织含有与成人类似含量的细胞色素P450。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氯霉素。芳香族化合物羟化代谢,形成的环氧化物影响器官发育,与致畸有关。胎龄6~7周,胎儿肝脏就有羟化芳香族化合物的能力。代谢产物水溶性增高,难以通过胎盘返回母体,在胎儿体内蓄积。地西泮(N-去甲地西泮),反应停。胎龄畸形第1-2周:孕卵着床前后.“全”或“无”第3周:心脏异位、独眼、缺肢畸形、并腿畸形第4周:无脑儿、缺肢畸形第5周:半脊椎、白内障、腿小、颜面裂、膀胱外翻第6周:腿小、唇裂、晶体状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异常第7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腭裂、小下颌第8周:先天性心脏病、隐睾症、短指第9周2.与致畸有关的药物分类A-C类药四环素类:乳齿黄染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先天性白内障、手指或肢体短小或死胎等.氨基甙类抗菌素:婴儿听神经损害。苯丁酸氮芥、马利兰(白消安):胎儿流产率增加,腭裂、小眼球、角膜混浊、卵巢形成不全等;放线菌素:流产或其他胎儿异常;6-巯基嘌呤、氨甲喋呤:流产或导致胎畸形,胎儿脑积水、唇、腭裂。氨甲喋呤可引起胎儿尖头、脑积水,无脑儿、突眼、小颌、腭裂、缺指(趾)等。1718二、哺乳期用药分子量小、脂溶性高的药物,如乙醇、氨基比林;偏硷性的药物,如阿托品、庆大霉素等;与载体结合的药物如有些抗甲状腺药。吲哚美辛致婴儿惊厥新型β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醋丁洛尔致婴儿β受体阻断症状。苯茚二酮易进入婴儿,致出血和过敏抗甲状腺药硫脲嘧啶与碘(包括放射性碘)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乳汁,致婴儿甲状腺功能紊乱,应停止哺乳或避免应用。乙醇、吸烟、麦角生物碱、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新生儿期:出生-28天婴幼儿期:28天~1岁幼儿期:1岁~3岁学龄前:3岁~7岁学龄期:7岁~14岁“儿童不是小型成人”1.吸收:胃酸缺乏、胃排空时间延长:达峰时间延迟,吸收率提高;对酸不稳定的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等生物利用度提高。但酸性药物离子化程度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胆汁缺乏,脂溶性物质吸收差(维生素E).皮肤粘膜吸收比成人快:角质层薄,体表面积与体重比例比成人大。大面积给药,尤其有破损时吸收过多发生中毒。2.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药物游离浓度高:磺胺类、阿司匹林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等,产生脑核黄疸,故在出生1周内新生儿禁用(天然的维生素K3例外)。血脑屏障发育不健全:药物易分布入脑,中枢抑制药、吗啡、巴比妥类、全身麻醉药、四环素类抗生素、游离胆红素等容易穿过血脑屏障。3.消除: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药物代谢和排泄慢还原能力不足:氢化可的松原型排泄。葡糖醛酸转移酶活性至3岁才能达到成人水平(氯霉素-灰婴综合征)某些药物的转化途径和产物也存在差别:在新生儿有相当量的茶碱转化生成咖啡因,而在成人没有.1.对药物有超敏反应:内环境稳定能力差非那西丁--高铁血红蛋白症静注高渗药物--颅内出血呼吸兴奋药、氨茶碱、阿托品--惊厥2.影响生长发育:皮质激素抑制蛋白合成;四环素类影响骨牙发育;苯巴比妥、苯妥因钠诱导肝药酶加速VitD代谢,缺钙,也影响骨骼发育。3.影响智力发育: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抗癫痫药等中枢性抑制药,有致遗忘作用,影响儿童学习记忆能力,造成智力发育障碍或迟缓。4.某些药物在某些个体可出现于治疗目的相反的矛盾反应:西咪替丁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长期应用可诱发和加重发作;莨菪类药物儿科治疗感染性休克,本身可致微循环障碍。苯巴比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