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關鍵學習‧關鍵態度張卉姍老師前言:老師,為什麼我的孩子一直沒進步?充滿競爭力的時代,家長所承受的壓力總是比孩子要來的大,深怕一個不小心,錯失了孩子的學習良機。因此許多父母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四處打探優良的補習班及才藝班,好讓孩子的學習能更上層樓。為此,現代家長常將孩子放學後的時間排得滿檔,並為孩子準備一本筆記本,上頭寫滿了孩子這一週來的行事曆:「週一1:30補英文、4:30學游泳、7:00寫功課、9:00練鋼琴……週二……」孩子每天忙得像陀螺般轉呀轉,自己也跟著蠟燭兩頭燒:「啥?今天是補英文喔?我記成作文課了!」、「抱歉,妳們聊,我得去接我兒子下課了!」這是許多家長們時常面臨到的狀況。父母親這樣用心的幫孩子找補習班、才藝課,無非是希望孩子能培養出屬於自己的多元競爭力,而這股競爭力,能協助他在未來的求學及就業之路,順遂平安。父母難為,課程安排太多,怕孩子壓力過大?安排太少,又怕輸在起跑點?多少父母在這過猶不及之間來回掙扎,說服孩子及自己:「我這麼做是為你好!」。所以此時用心良苦的父母,最不能接受的情況便是「別人的孩子為什麼那麼優秀,而我的孩子,卻一直沒進步」?面臨孩子沒進步時,許多人當下的反應,就是「這個補習班不適合我的孩子,我得換一間」,這樣的思考是正確合理的。每個孩子有其不同個性,適合別人的補習班,不見得會適合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您發現,您的孩子不管換哪一間補習班,學習成效皆不彰時,您就必須去正視孩子學習態度的問題了。高效學習的關鍵-以閱讀寫作為例工作室推廣及教導閱讀寫作多年,接觸過各式各樣的孩子及家長,歸納後發現,在這兒表現優異,甚至能成功做學習遷移,影響到他學校學習的孩子不計其數;但遲遲未進步、或是進步緩慢者也有。在此,我們願意慎重歸納並探究其原因,以期幫助親師生三方找到進步的最關鍵要素。工作室以深度閱讀為重心,並從中建立孩子做筆記、深度了解文章及文學內涵等功夫,最後訓練孩子能將輸入腦海裡的知識有系統、有結構的加入自己想法或創意書寫出來。語言學習方法無它,多讀、多聽、多寫,為其不二法門。在工作室的每個主題中,老師們皆搭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希望孩子們能順利的將新知識輸入到腦海裡,經過整理吸收後,再將之輸出於寫作。「透過閱讀教導寫作」這樣的學習模式,因為有閱讀知識的輸入(有時是文章,有時輔以影片),所以孩子在書寫作文時是「有跡可循」的,工作室的孩子與其他作文補習班孩子相較之下,普遍較不懼怕寫作,原因即在此。當然,我們更希望孩子能從「不怕寫」進展到「很愛寫」,最後是「很會寫」。所以我們會在課堂上花時間與孩子討論寫作大綱,他們也能互相激盪出不同的想法,做為寫作題材。為了一篇作品,我們搭了許多的鷹架去協助孩子,而他們在寫作時,是非常快樂的徜徉在這樣的氛圍裡的,因此寫出來的成品,幾乎都會超越他們原本的程度。藉由一次又一次的寫作練習,孩子們便會從中寫出信心,並漸漸弄清楚了「寫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某些孩子在寫作時便會開始連結他以前閱讀過的書籍或是舊有經驗,以致於能跳脫原有的框架,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而這樣的作品會帶給孩子極大的成就感,因為他從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寫得那麼好,原來以前讀過的東西,透過有系統的分析整理後,都可以變成寫作的靈感!此時的他,彷彿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會開始欲罷不能的寫寫寫!「老師,我可不可以帶回家寫,我想寫成一本偵探小說。」於是這類型的孩子,便達到了「很愛寫」的階段。所以工作室裡常能聽聞到「某某又完成了一篇神魔小說」或是「誰誰寫出了武俠經典」之類的對話。老師們也常常會互相交換孩子的作品來觀摩,從中比較孩子們的學習狀況。而要達到「很會寫」的境界,那麼除了愛寫之外,他還必須是一位很努力的學生。在工作室裡學習閱讀寫作的孩子很多,其中有一小群是屬於「很會寫」的孩子。這類型的孩子,不管換哪一種主題,也不管此主題是否為他所擅長,他都能表現傑出,在每一篇作品中拿下高分。以此類推,這些孩子,在面對學校作文時,自然也毫無遷移的困難,總是能過關斬將,揮灑自如。讀到此時,也許您會問:「這些很會寫的孩子,是怎麼辦到的?」這就必須談到「寫作突出者」的特質了!寫作突出者的學習特質許多家長來詢問課程時,常會問我們一個問題:「老師,我的孩子多久能進步?」除非孩子的天賦異稟,天生的學習力就比別人要高出許多,否則對於一般孩子來說,各類型的學習,皆是一條必須花時間經營的漫長之路。經由多年的教學經驗觀察分析後,我們發現影響孩子寫作力的進步有五大關鍵:關鍵要素百分比圖表顯示1.語文天份15%2.上課認真度20%3.寫作態度30%4.課外閱讀量30%5.家長態度5%語文天份:語文天份,指的是孩子天生的語文敏感度。有些孩子語感天生就比別人突出,例如詩聖杜甫,七歲便能作詩;詩仙李白,十歲時便讀百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