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选考1.2.5-表达技巧-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选考1.2.5-表达技巧-新人教版.ppt

高中语文全程复习方略配套-选考1.2.5-表达技巧-新人教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01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文本见考向二【典例探究】【真题一】《灯火》。1.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作者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其目的不是纯粹写这样一个物件,而是以煤油灯为媒介,抒发对那段温馨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对生活情景描写得越细致就越显得真实,从而增加文章的情趣,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般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事物,都是作者情感抒发的触发点。参考答案: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2.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通读文章,会发现文章主要以第一人称为主,而行文中也穿插有“你”这一第二人称。使用第一人称,会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而第二人称,则会拉近文本与读者距离,增强亲切感。人称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表达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作者情感的变化,所以分析人称的时候,就不能忘记这两个方面的分析角度。参考答案:第一问: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3分)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3分)【特别提醒】理解人称千万不能够脱离文章,一定要准确扣住作者的议论抒情文段进行分析。本文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回忆,在某些段落也穿插有第二人称,如第九自然段中“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要注意不同人称的不同表达作用。891011121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文本见考向一【对点演练·即时巩固】T二《牛的写意》。文章第⑥段画线句描写牛留下的蹄印极富诗情画意,试分析这样描写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回答此题,一要说出使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二要说出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对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侧面描写的手法,从这些描写中让人获得安宁平和、自然淳朴、豁达坦然的内心感受,突出了文章热爱自然、崇尚质朴纯净生活的主题;同时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与田园牧歌的主题相得益彰。【特别提醒】分析时要把握两个“结合”,一是与文章中心结合,没有纯客观的描写,任何描写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二是与语言相结合。语言是文章的载体,答题之前,须对所给材料反复品读。17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雨?这样写有何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方法:比喻、拟人、想象。用意:衬托了辋川的静;写出了雨带给辋川的美;写出了雨对王维作品的影响。1920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的鉴赏。分析语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离不开对语句思想内涵的分析。在答题时,应结合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一句,作者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比做“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这一比喻不仅新颖,而且写出了具有强烈视觉震撼力的令人悲悯、辛酸的母亲的形象,“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一句陡笔一转,盛赞母爱的伟大与坚韧,从视觉形象的丑升华为感觉体验的美,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热爱与感恩。答案: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