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例3、例4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教学过程】一、引出问题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把教科书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教师:看了刚才的录像,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想试一试吗?板书:拼组合图形。二、自主探索1、看一看,拼一拼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2、拼一拼,说一说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学生闭眼自由想象。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课堂活动(1)完成第1、2、3题。(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案2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你们愿意向小蜜蜂学习吗?学习它们的勤奋团结吗?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数学闯关竞赛,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拥有数学才能得到的小标志最多。你们有信心取得胜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争分夺秒做闯关练习,好吗?【设计意图:不同于以往的课堂学习形式,充满趣味的主体情境,将数学的工具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游戏对低年级学生的吸引力,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个体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二、开展闯关竞赛,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意图:整堂课以“闯关”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闯关中巩固知识。同时渗透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第一关(1)自主练习1。谈话:比比看哪个组完成地有快又好!学生独立完成。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题目的计算、填空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问:谁能保证自己计算准确?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要养成做完题随时验算的好习惯。让学习组长统计本组总作对题数,进行累计积分。【设计意图:继续渗透培养学生的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必答题的形式出现且每个人都有任务,能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同时这种累计积分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第二关补充练习: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到括号里。1、350-146=204,用()来验算。A.146+204=350B.350-204=146C.204-146=582、258+132=390,用()来验算。A.390-132=258B.132+258=390C.390-258=132D.258-132=126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集体订正。让学习组长统计本组总作对题数,进行累计积分。【设计意图: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同一知识的不同展现方式,同时以丰富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继续用小组累计积分的方式激发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第三关1、书自主练习3请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进行解答。请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可能回答:先将182和247相加,在用它俩的和与440比较。提问:怎样能避免计算有误?学生可能回答:仔细算,验算。【设计意图: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