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板块模型分类导析(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板块模型分类导析一颗子弹m以速度v0打入静止在光滑地面的木块中,设最后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子弹的位移为x1,木块的位移为x2,此过程中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f,所发热量为Q,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CF)x1A.x2B.C.D.E.F.G.(以木块为参考系)一颗子弹m以速度v0打入静止在光滑地面的木块中,设最后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子弹的位移为x1,木块的位移为x2,子弹打入的深度为d,下列关系正确是(ABC)A.x1>x2B.x1=x2+dC.x2<d情景1.mMv1μ1v2地面光滑。只要木板足够长,最后一定以共同速度运动:vtvtvt情景2.mMv1μ1μ2v2这类问题的难点在于:1.能否共速;2.共速之后如何运动。1.共速的方式有多种:vtvtvtvtvt2.共速之后的情况有两种:一是一共同的加速度一起减速,二是木板一较大的加速度减速,木块一较小的加速度减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1)木板以较小的加速度减速,木块以较大的加速度减速。否则木块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将加速。(2)木板和木块有一个加速。否则加速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加速度物体必须比减速的物体快,这说明没有达到共速。vtt1vtt1mMM+m情景3.mMv1μ1μ2v2Fm先以加速度加速,M先以加速度减速。共速后的情况讨论:(1)m的速度反超M,有以下三种可能:mMFμ1mgμ1mgμ2(M+m)gvtv2v1MmmMvtv2v1Mmvtv2v1Mm(2)m与M相对静止,一起减速到零。mMFffμ2(M+m)gvtv2v1M+mMm(3)M的速度依然大于m的速度。mMFμ2(M+m)gff这说明二者还保持原先的加速度,二者又造成m的速度大于M的速度,与假设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情景4.mMv1μ1μ2v2F受力分析图:mMFμ1mgμ1mgμ2(M+m)gm:,M:。能否共速,以及共速之后的情况,取决于两个加速度的大小比较。注意:以下加速度大小是指数学意义的大小,而不是指绝对值。(1)a1>a2,没有共速可能。(2)0<a1<a2,即,只要木板足够长,一定能共速。共速之后一起做匀加速运动。(3)a1<0<a2,即,只要木板足够长,一定能共速。共速之后一起做匀加速运动。(4)a1<0<a2,即,只要木板足够长,一定能共速。共速之后一起做匀减速运动。(5)a1<a2<0,即,只要木板足够长,可能共速,也可能在共速之前木板停下。v图(1)v1v2Mmv图(2)v1v2MmM+mvtv1v2MmM+m图(3)vtv1v2MmM+m图(4)vtv1v2MmM+m图(5)情景5.mMv1μ1μ2v2F情景6.mMv1μ1μ2v2F情景7.μ1μ2mM总结:分析板块模型需要从以下几个步骤下手;比较初速度大小,确定摩擦力方;比较加速度大小,确定能否共速;共速之后进行受力分析,确定能否一起运动。练习:mMv0质量为m=1kg的木块以水平速度v0=9m/s滑上一个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1kg的木板,带动木板向右运动,最后与木板相对静止,已知木板与木块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木板与地面动摩擦因数为μ2=0.1,木板足够长。达到共同速度时木块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1=;木板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2=;当二者都停止运动时摩擦生热Q=。(9m、2.25m、40.5J)mMF质量为m=1kg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1kg的木板上,相对地面静止。某时刻木块在恒力F=8N的作用下开始向右运动,并带动木板也运动,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板长为l=2m,当木块从木板上滑落时木块相对地面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木板相对地面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4m、2m)如图所示,长L=16m,质量M=1kg的木板静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物块放在木板的左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对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取g=10m/s2,求:ABF(1)使物块掉不下去的拉力F(2N)(2)如果拉力F=10N恒定不变,小物块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2J)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