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4.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4.doc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地理DL-12-02-0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导学案【高考目标定位】:1.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结合光照图,综合考查地球公转的特点、昼夜长短的计算及季节的判断等内容。2.以实际生活知识,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等为切入点,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是难点,但近三年考查较少。【复习重点】: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过程】: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特征方向:(2)周期:(3)速度(近日点:远日点:)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在教材的图上指出黄赤交角,并说出度数。(2)画出太阳回归运动图。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读教材P19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全球昼夜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总结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在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夜(大、小),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其中,夏至日时,出现极夜范围是。范围内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范围内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在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夜(大、小),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其中,冬至日时,出现极夜范围是。范围内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范围内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2)、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全球昼夜。(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1)纬度变化:由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北半球夏至日: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冬至日: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达到一年中最大值。3、四季更替和五带(1)北温带国家的四季:(2)五带的划分(完成步步高P23右下角五带示意图)【考点突破】考点一: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例: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第二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开始了它的探月之旅。据此和图5-3回答(1)~(2)题。(1)“嫦娥二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①ab段②cd段③gh段④ef段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嫦娥二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如无动力作用时,其公转速度()①在近月点时,公转角速度较快②在远月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③公转速度始终不变④在圆形轨道上时快时慢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