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沃尔塔瓦河.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案沃尔塔瓦河.doc

教案沃尔塔瓦河.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情感之声——沃尔塔瓦河授课人:三水中学李粤君教学前端分析:1、教材分析:《沃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纳于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容易失去耐心,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所以要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来聆听音乐,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说教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2、能听辨出音乐的段落、体裁、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3、感受作品内在所包含的情感。教学重点:欣赏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教学难点: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感受作品的表面特征,体会作曲家深刻的创作意图。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以音响、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相互交汇的手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启发等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将作品中深厚的爱国情怀时刻贯穿其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步骤:导入——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善于表达人类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在漫漫人生中,音乐以其独有的方式抒发着人类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一、认识西洋交响乐队及聆听作品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直到现在,一般的交响乐、歌剧和舞剧作品,多半应用大交响乐队,大交响乐队使用的乐器通常包括有:弦乐器:第一小提琴十二至十六个,第二小提琴十至十四个,中提琴八至十二个,大提琴六至十个,低音提琴六至十个。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各二至三个,此外往往还加用这些乐器的变形乐器,例如短笛(偶尔也采用中音长笛)、中音双簧管(或英国管,偶尔也采用抒情双簧管)、低音单簧管(偶尔也采用小单簧管、中音或倍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等。铜管乐器:法国号四个,小号二至三个,长号三个,大号一个或两个。打击乐器:定音鼓、三角铁、小鼓、钹和大鼓等。除了上述四组乐器外,往往还加用竖琴,而且多半是用两个。二、介绍: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沃尔塔瓦河》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三、熟悉《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略)四、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来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欣赏作品,聆听并结合投影图片感受段落标题和音乐表现的画面:1.两个源头流水:双簧管与长笛描写“沃”源头潺潺而流的声响。2.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由小提琴奏出深情优美的音乐。3.林中狩猎:圆号、小号演奏,描写河水通过一片茂密的森林传来的阵阵狩猎的号角声。4.乡村婚礼:弦乐器演奏,轻快节奏的波尔卡舞曲,河岸上乡村婚礼场面。5.月光水仙舞:木管乐、长笛、单簧管。夜幕降临,一群美丽的小仙女在月光下翩翩起舞。6.(1)沃尔塔瓦河主题再现:乐队全奏,黎明中的沃尔塔瓦河。(2)圣·约翰湍滩:以铜管乐器为主。汹涌激流,撞击岩石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呈现惊心动魄的景象。7.维谢格拉德(古堡)F大调主题:乐队全奏。史诗般庄严的主题象征捷克人民和光荣,使沃尔塔瓦河与人民联系在一起,最后河水还是从容地向远方流去……五、学唱与体验——这个由小提琴奏出的深情的主题,抒发着作者对沃尔塔瓦河无限深情的爱。让我们合唱《沃尔塔瓦河》、将那美妙的旋律和那迷人的风光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