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提要准确掌握多音字读音是人们规范认读汉字的关键。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900多个多音字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误读的原因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类型的多音字,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规范:一部分只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稍作引导,举一反三,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另一部分则需要通过合并读音或整理异形词等方法减少多音字的数量或读音;还有一部分可以暂时不管,静观其自然发展。关键词多音字误读规范汉字读音规范是汉语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能否准确规范地读音是语文规范化水平和推广普通话成效的重要标志。而多音字是社会用字中出现误读最多的部分.我分别对我校高中部200名文理科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在《现代汉语词典》959个多音字中选择了435个字进行调查,让测试对象为加点的字注音.调查结果是:无一全部读对,读错率最少的是2%,最多的是97%。我们把读错率在70%以上的作为高频误读字,共计138个;读错率30%-69%的为中频误读字,共计209个;读错率在29%以下的为低频误读字,共计214个。因为所测的内容都是多音字,而且侧重于非常读音,如“蔓”字只测它在“蔓著”、“瓜蔓儿”中的读音,而不测“蔓延”的读音,所以误读率显得偏高。分析调查结果,可以把多音字误读情况分为这样几种类型:(一)口语词语的误读。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词,一般在口语交际时较少出错,但是在测试环境中,被测试对象往往受书面形式的影响,形成误读。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列举如下:高频误读字如“夹肢窝、出虹了、干哆、汤匙、侧歪、择菜、抹桌子、马尾罗、熏着了、褪套儿、胳臂、咯血、胳肢窝、叉着腿、呷呷叫、绰起来、落在树上、眯了眼、喊喊喳喳、炮干、驮子、膏笔、发疟子、压轴儿、把鸡圈起来、虾蟆、抨袖子”等,共37个。中频误读字如“叨咕、树行子、半拉、绷着脸、色酒、迫击炮、一撮毛、钢一下刀、寒枪、倒嚼、一服药、琢磨、下巴颊儿、脖颈子、乱吵吵、劈叉、嚷嚷、一沓纸、一通鼓、眼泡儿、土坷垃、磨不开、花骨朵儿、拉口子、剥树皮、流血、瓜蔓儿、冲劲儿、牌和了、凉一杯水、蒙人、呛住了”等,共56个。低频误读字如“薄纸、用趾、胡子拉碴、屎壳郎、睡着了似的、格登、一宿、和面、糊弄、叫化子、落在后面、逮老鼠、踏实、提防、待一会儿、系鞋带儿、涨水”等,共48个。在我们调查的多音字中,这类多在口语中使用且口语交际时不容易读错的多音字总计141个,约占调查总数的25%。(二)出现于文言历史词语中的误读。调查中有些多音字中的一个读音记录的是古代文献\典籍中流传下来的文言词语,这些文言词语在现代口语中根本不用,即使现代书面语中也比较罕见,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些只存在于文献典籍中词语。这些词语因为比较罕见,所以多为高中频误读,如“锁钥、病革、挝鼓、中鸽、赞戏、采邑、伐木丁丁、名媛、兽槛、蜡祭、霓裳、力能扛鼎、蹭蹬、婉娩、褐语、唱咯、工尺谱、估衣铺、排子车、2朴刀、坊间、裨将、予取予求、佼惚、住侗、巨孽、栖惶、锣嘎、酬醉、女红、干将莫邪、绿营、金锢”都是高频误读字。只有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的一些词语读错率才比较低,如“浩浩汤汤、属文、期年、扁舟、将进酒、国子监、纶巾、千乘之国”等是低频误读。对这些词语中的多音字,人们往往读成常用音或形近字的读音。在我们调查的多音字中,这类字有43个,占所调查多音字总数的8%。(三)带有鲜明的行业或地方色彩、表示特有事物的词语的误读。这些词语使用范围有限,不属于普通话的基本词汇,所以误读率较高。在我们统计的25个行业词语中,80%以上为高中频误读,如“卒中、黄柏、白术、大黄、铣床、淋病、耙地、、叶韵、巷道、盯剂、缉鞋口、参商、上声、冠心病、栅极、刨床、反切、稍息、桔梗、尊麻疹”等34个方言词语中,88%为高中频误读,如“拆烂污、册划、猜谜儿、蹲伤了腿、河涌、姆妈、家雀儿、蚂螂、虎不拉、这人真各、吊膀子、菌子、叉车、挺括、乌拉草、赚人、大伯子、屎壳郎、猫腰、咋呼、呷了一口、节骨眼、叨咕、半拉、哈喇子、用手胳肢、里弄、屏头”等表示特有事物的词语共17个,全部是高中频误读,如“莎草、杉篙、糜子、葛布、槟榔、桧树、茜草”等。(四)不常见的地名、人名、姓氏以及一些音译词语的误读。这类字因为使用不是很普遍,所以相对来说误读率也较高。地名读音中误读率较高的如“六安、高丽、台州、番禺、蚌埠”等;人名、姓氏读音中误读率较高的如“皋陶、仓领、墨翟、姓纪、姓缪、姓查、姓区、令孤”;音译词读音中误读率较高的如“派司、南无、般若、伽蓝、土谷浑、冒顿、龟兹、月氏”等。调查中涉及这类字共36个,其中高中频误读24个,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