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实用】.docx
上传人:明轩****la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实用】.docx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_2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优秀]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活动准备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活动过程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2)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活动延伸(组合编故事)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小百科:有趣,多指某事或物对你很有兴趣。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2一、作品赏析(一)内容简介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二)主题分析通过讲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寻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历,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三)情节分析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心呢?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出现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一定也很想听听吧!(四)角色分析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祥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出现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顺的性格一览无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小姑娘慌张、惊讶、开心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五)图画分析1.画面构图、色彩画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温暖、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在构图上,作者运用了大片的、简单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图画书中老奶奶的发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辫、花棉袄配小绿裤的服饰打扮,还有小背篓、小陶盆以及溪边淘米、洗粽叶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刻画与故事的主线“粽子”串连起来,展现出浓浓的民俗韵味。(六)语言分析故事中的文字优美,娓娓道来,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节,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这句话反反复复,贯穿整个故事,使小读者读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达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粽叶”和“粽米”对于幼儿来说是新出现的词汇,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圆又白”这两对形容词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采、洗、包、吃、讲”这五个动词将整个故事的情节串连起来:采粽叶――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讲故事。象声词“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的出现既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同时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童趣。二、活动设计(一)活动设计11、设计思路老奶奶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为了把故事讲下去,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进了粽子里,并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开始寻找吃了粽子会讲故事的小朋友……优美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禁引发了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时激发了他们学语言、讲故事的愿望。2、活动目标(1)听故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