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重点.pdf
上传人:金启****富来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共关系学重点.pdf

公共关系学重点.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关系学重点公共关系学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本质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发展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与功能第四章公共关系人员与组织机构第五章公共关系的对象第六章公共关系的传播第七章公共关系调查和策划第八章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与评估第九章公共关系与CIS战略第十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第十一章危机公共关系管理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本质二、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组织形象是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组织形象a形象是一种总体评价,是各种具体评价的总和b形象确定者是公众,公众是形象的评定者c形象源于社会组织的表现1.组织形象的构成⑴组织的总体特征与风格内在总体特征与风格(软件)外在总总体特征与风格(硬件)软件:①组织精神和风格②组织的凝聚力③组织的实力(资金、技术、人才等)④工作效率⑤服务对象的选择和风格的选择硬件:组织建筑的布局房屋的装饰技术设备卫生及环境保护美化的状况员工的仪表、着装、态度办公用品及设备色彩厂旗、厂徽、厂歌⑵知名度与美誉度知名度是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美誉度是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许的程度⑶组织形象定位定义: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确定自身形象的特定位置。2.组织形象的特征(1)组织形象的主客观两重性(2)组织形象的多维性(3)组织形象的相对性(4)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3.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的理论核心(1)历史视角①组织形象的塑造由自发走向自觉②组织形象的塑造由被动走向主动③组织形象的塑造由单一走向全面(2)概念内涵①关系公共关系是关系的一种,并非“搞、拉关系”②传播传播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手段,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而非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③公众公共关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客体、三大要素之一,但非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3)职能角度公共关系有许多社会职能,如收集信息、决策咨询、协调关系、解决危机等等。在这些职能中,塑造组织形象的职能是最重要的。综上分析,组织形象应为公共关系理论的基石。2.公共关系的含义的表述定义: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形象、协调关系,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⑴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塑造组织的形象⑵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手段影响公众⑶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⑷公共关系从理论上讲,是一门科学;从运作上讲,是一种艺术。四、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公共关系的要素如何认识学科的内在结构:学科的要素是依据特定的分类方式要框定学科内涵的基本构成公共关系三大构成要素:社会组织传播公众一、社会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团队。公共关系处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并非私人关系。公共关系的活动主体:各类企业,公司,各级政府,学校协会等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组织社会组织:营利性组织,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公共关系):1.互利性组织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2.营利性组织(经济组织)生产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服务性企业等。(营利性社会组织面临公众最多,利益冲突最突出,面临竞争者、媒介、政府的种种挑战和监。)3.服务性组织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社会公用事业机构等。4.公益性组织政府部门、公共安全机关、消防队等。二、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传播沟通的一般方法(基本步骤):⑴确定传播沟通的对象;⑵拟定传播沟通的内容;⑶安排信息传播的具体形象;⑷选择信息传播的媒介;⑸反馈传播沟通的效果。三、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众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公共关系中的公众,并非广义的公众、民众,而是特定于公共关系主体的公众,即与社会组织发生一定关系的个人或社会群体。公共关系中的公众既包括与它有关系(组织内外)的个人,也包与它有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离开公众,公共关系活动就无所指向、失去目标。第三节公共关系的特征基本特征是揭示公共关系的外在特点,是核心概念的外化。一、以事实为依据1.实事求是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前提;2.公共关系活动从掌握事实开始。在一切公共关系实务活动中,对客观事实全面、完整、公正的了解是第一步工作,无论是内部关系调制、外部公众协调、形象修正完善、危机关系处理,都要从调查、研究、掌握事实开始。二、以沟通为手段1.认清沟通的公众对象;2.明确沟通的主要目标;3.立足于有效的沟通;4.真诚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信条。三、以互惠为原则1.公共关系明确认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