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项目策划建议书.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加油站项目策划建议书.doc

加油站项目策划建议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2-新建西沟村加油站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张飞二O一三年五月六日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概况4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41.2项目建设地点41.3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年限41.4项目投资概算41.5项目经济效益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52.1项目的提出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3项目建设的可行5第三章市场预测73.1产品市场供应现状73.2产品市场需求预测73.3产品目标的确定7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84.1交通运输条件84.2选址与环保关系84.3主要原材料的供应84.4水电供应条件84.5用地条件8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95.1技术方案95.2设备方案105.3工程方案11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126.1场址环境条件126.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影响126.3环境保护措施方案136.4环境影响评价14第七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157.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157.2管理机构组建方案和体系图157.3人力资源配置15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168.1实施进度要求和注意问题168.2工程建设进度16第九章劳动安全169.1劳动安全及灾害防护措施179.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18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910.1建设投资估算1910.2流动资金估算1910.3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9第十一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2011.1经济效益分析2011.2社会效益分析20第十二章结论21总论项目概述为了满足高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完善高新区成品油销售配套设施,保证当地成品油资源供应,通过加强合理公平竞争,全面提升当地成品油销售行业服务水平,我公司在高新区边缘拟建加油站。该项目位于西沟村与百米大道处。项目总投资为1680万元,经测算日销售量为11吨,税后投资回收期9.9年,税后内部收益率8.7%,净现值为70万元,吨油投资为81.82万元。经济评价指标符合规定。表1.2西沟村加油站项目概况表地理位置榆阳区西沟村道路类型:市区:□主干道□快速路□街道道路:□高速内□高速口□国道省道县城:□主干道□街道乡镇:□主干道□街道其它:□矿区□水上建设性质;■新建□收购产权隶属:榆阳区西沟村加油站投资情况总投资1680万元合同款:385万元资本化利息:25万元建设工程款:1270万元可研销量:11吨柴汽化1.8经济指标投资回收期:9.9年内部收益率:8.7%财务净现值:70万元吨油投资:152.7万元主要设施占地面积:4500m2建筑面积:3500m2罩棚面积:875m2进出口数量:2个储罐数量:6具储罐容积:180m3加油机数:8台加油泵数:8个土地情况土地面积:3000m2使用年限:40年发证时间:土地未挂牌土地性质:国有出让证件情况□立项批复□房屋产权□营业执照□计量合格□土地证□零售许可□国税登记□其它1□用地规划□危经许可□地税登记□其它2□工程规划□消防许可□环保合格□其它3其它服务■便利店■洗车■TBA■快餐进程安排交接工期:开工日期:2013年8月投运日期:2013年12月注:TBA包括汽车维修、更换机油配件等。1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和执行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严把“规划关、效益关、安全关、质量关、法律关”,在确保投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为销售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以企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地方政府行业发展规划为前提,根据加油站所在地成品油的供需关系,分析当前,预测未来,认真研究项目的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2市场分析根据市场环境及企业发展规划,对项目进行横向对比和综合研究,判断项目对销售业务发展的影响,从规划的角度,分析判断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地区经济西沟村加油站高新区南边缘,榆林高新区是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载体和综合配套服务基地,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picview/7975704/7879118/0/203fb80e7bec54e787bce0a8b9389b504fc26a30.html"\o"查看图片"\t"_blank"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是榆林市建设陕甘宁蒙晋毗邻区中心城市的主要载体。榆林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将有利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对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支撑能力,加快推动资源深度转化,实现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榆林可持续发展搭建技术承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