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ⅴ粤教版《游褒禅山记》学案(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必修ⅴ粤教版《游褒禅山记》学案(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语文必修ⅴ粤教版《游褒禅山记》学案(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必修ⅴ粤教版《游褒禅山记》学案(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高二上学期一粤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语文必修Ⅴ粤教版《游褒禅山记》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安石及其作品风格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结构3.学习课文第一、二段,掌握词类的活用及判断句式高考考纲目标:初步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特点及高考考查特点。第一课时【基础自主预习】一、对着课文注解认真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给加点字词注音。1、庐冢()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3、盖音谬()也4、有穴窈()然5、则或咎()其欲出者6、无物以相()之7、何可胜()道也哉8、王回深父()二、理清思路结构——关键句(于是余有叹焉)(一)(1-2):记叙——(二)(3-4):议论——(三)(5-6):记叙——【自读资料链接】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主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文本解读探究】一、诵读第1段(一)在课文中划出重点词句,对加点的词语作解释。1、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2、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二)观察下列句子的特征,并写出属于何种特殊句式。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三)口头翻译第1段(四)概括第一段的内容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2、第1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二、诵读第2段(一)在课文中划出重点词句,对下加点的词语作解释。1、有泉侧出()2、有穴窈然()3、问其深()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8、则其至又加少矣()9、火尚足以明也()10、则或咎其欲出者()(二)、问题探究1、这一段主要为记游部分,那么作者游了那些地方?结果怎样?2、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⑴⑵⑶⑷3、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作业:1.复习文中的文言虚实词。2.找出作者游山得出的心得:3.归纳文中“乃”、“道”、“盖”、“文”、“然”“其”等词的意义和用法;4.理清记叙与议论的关系。第二课时一、讲读课文第3段1、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一词多义:(请找出相关的例句)⑴“观”:①观察、看。例:②景象。例:③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⑵“得”:①能够。例:②心得、收获。例:⑶“夷”:①平坦。例:②铲平、削平。例:“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例:“南抚夷越”。(《隆中对》)⑷“相”:①帮助、辅佐,读xiàng。例:②宰相、丞相,读xiàng。例:“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古今异义:“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虚词:“以”:(请找出相关的例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例:②用来、拿。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例:②表承接。“由山以上”。句子:A“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B“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2、思考以下问题:⑴本段着重写什么?⑵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二、讲读第4段1、朗读、口头翻译第4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一词多义:(请找出相关的例句)⑴“悲”:①感叹、叹惜。例: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⑵“胜”:①尽,shēng。例:②能承担,禁得起,shēng。例:“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③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