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 集备教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 集备教案.doc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集备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高一年级集备教案第页/共NUMPAGES2页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题: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主稿:审核:袁乐华日期:年月日星期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高度概念、掌握太阳高度日变化、掌握正午太阳高度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季节变化、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和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演示,师生互动,结合多媒体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地球公转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思想以及科学价值观;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概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时间变化规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一天中我们的影子长短发生着变化,日出的时候长,而到了正午的时候影子变得很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备注:新课教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①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②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极递减;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①春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1\*GB3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最小;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最小;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已知太阳直射点纬度,求任一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其计算方法是: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地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①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②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③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右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tanH。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楼距越小;纬度越高,楼距越大。④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地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四季的更替1.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2.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五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2.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可以利用知识结构图把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到四季五带形成复述一遍,这样既可以把前面所学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中,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与五带形成的根源所在。板书设计:一、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二、四季、五带的划分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四季的划分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2、五带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