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教案.docx
上传人:Jo****6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比例的意义》教案.docx

《比例的意义》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例的意义》教案《比例的意义》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例的意义》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比例的意义》教案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用比例的意义正确地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灵活地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教具:投影机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2、求出下面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12:16:4.5:2.710:6二、提示课题,引入新课。1、引入:如果有两个比是相等的,那么这两个相等的比以叫做什么?它有什么样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2、引入新课。三、导演达标。1、教学比例的意义。(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的表格后回答:A、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什么?B、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什么?C、这两次比的比值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板书:80:2=200:5或=(2)引出比例的意义。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B、讨论:组成比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如何判断两个比是不是组成比例的?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C、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D、做一做。(先练习,后讲评)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看书后回答:A、什么叫做比例的项?B、什么叫做比例的外项、内项?(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先让学生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再计算两个内项的积,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然后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3、练习:判断下面的哪组比可以组成比例。6:9和9:121.4:2和7:10四、巩固练习:第一、二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及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的方法。六、作业:第二题。《比例的意义》教案2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1、例2,练习一第1、2、3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2.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3.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关键:观察众多的实例,概括出比例意义的`过程;找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的规律。教具: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一)教师出示投影,结合画面谈话引入。师:同学们看了我们祖国各地的风景图片,美吗?我们的祖国方圆960万平方公里,幅员之辽阔,却能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清晰可见各地位置;科学家在研究很小很小的生物细胞时,想清楚地看见细胞各部分,就要借助显微镜将细胞按比例放大。这些,都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比例的一些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二)让学生完成教材复习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5:2.7。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教学比例的意义1.合作互动,探求共性。先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活动内容1”。活动内容1:(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量写有意义的比。(2)观察写出的比,哪些比能用等号连接,为什么?(3)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这样的式子还可以怎样写?然后让学生汇报活动情况,小学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结合学生回答,教师任意板书几个比例式。(如80:2=200:5,=,2:5=80:200,5:200=2:80……)并指出这些式子就是比例。2.抽象概括,及时巩固。(l)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以上比例式,概括出共性。(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例的意义。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3)完成“做一做”,并说明理由。(4)让学生自己举出两个比例,并说明理由。(二)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l)让学生查阅教材,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内项”、“外项”。(2)让学生观察自己刚才举的比例,找出它的内项、外项。(3)引导学生观察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外项和内项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教师板书:2.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1)让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以下活动内容2:活动内容2: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②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如上面发现的规律?③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