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情操论》有感.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道德情操论》有感.doc

读《道德情操论》有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道德情操论》有感国庆节期间,读了一本书——《道德情操论》,我深有感触。《道德情操论》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所著,共被亚当·斯密修订过6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我仔细研读了第一卷《论行为的合宜性》中的第一篇第一章《论同情》。根据书上说,同情就是把我们自己与物或者别人等同起来,使我们也分有他们的感觉,情绪,感情。过去的经验,使我们懂得,一定的情境往往引起一些的感觉,情绪,感情。当我们发现别人或物处于那种特定的情境时,我们就设身处地,在想象中把自己和他们或它们等同起来,体验到他们或它们正在体验,或我们设想他们或它们正在体验的感觉,情绪,感情。下面给大家介绍两则故事:1.同情心一个农村人过着刚刚能糊口的生活。一个极偶然的原因,他,来到了城里。城里人,用同情而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他,打量着他那件烂得不能再烂的棉袄,他那充满污垢的脸,他背的那个似乎已绝迹了几个世纪的破麻袋,以及他的一切。终于,一个小女孩看不下去了,把一元钱放在了他刚吃完饭的快餐盒里,于是,其余的人也纷纷解囊。不久,钱就堆满了一盒。他惊讶不已,欣喜地想:“天啊!原来坐在这里就会有人给钱!这比我半年种地的钱还多哩!”于是,马路上又多了一个乞丐。2.坦然走过乞丐某天毕淑敏和朋友结伴乘地铁。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脚的地方,却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毕淑敏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朋友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然而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硬币。朋友说:“我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应该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这样钱来有来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从那以后,毕淑敏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积极向正规机构捐助。通过以上两个故事对比可知:同情不是怜悯,或者说不仅仅是怜悯。任何人在遭受不幸时都需要同情,但不是任何人都需要怜悯。有许多自尊心很强的人是很少向人诉说自己的困难与不幸的。因此,仅仅是怜悯的表示,非但不能为他解除痛苦,反而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但是很少有人会对出于真诚同情的帮助予以拒绝。同情心,每一个人都有,即使是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理智同情呢?让我们告别以往的同情心,理智的同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