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专业知识宣贯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0.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生儿黄疸专业知识宣贯培训课件.ppt

新生儿黄疸专业知识宣贯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9/13/20249/13/20249/13/2024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2.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差:4.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差:6.肠肝循环旺盛: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3.胆红素水平增加的速度依日龄而不同(<5㎎/dl/d)。4.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结合胆红素<34µmol/L(2㎎/dl)。5.无特殊临床病理症状。四、病理性黄疸1.出现早,生后24h内出现。2.水平高,足月儿胆红素>221µmol/L(12.9㎎/dl),早产儿>15㎎/dl。或胆红素每天上升>85µmol/L(5㎎/dl)。3.持续长,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25--34µmol/L(1.5--2㎎/dl)。五、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分类1.胆红素生成增多的疾病(高间胆血症):2)红细胞增多症3)血管外出血(血肿、肺、脑等脏器出血)4)药物:催产素(红细胞破坏增加)、V-K35)V-E缺乏(致溶血)2.肝细胞摄取、结合胆红素减少的疾病(间胆增高):5)药物:V-K、水杨酸、母降压药等。6)微量元素缺乏,如镁(抑制酶生成)。7)甲低、先天愚型(肝酶受抑制)。8)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遗传性);家族性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新生儿期发病,轻微,不易确诊,诊断年龄平均18岁)。3.肠肝循环异常(间胆增高):4.胆红素排泄障碍(高直胆血症):2)遗传代谢性疾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症、果糖血症、垂体功能低下等。3)先天性持续性淤胆:肝内胆管缺如、肝动脉发育不良、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4)获得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感染,药物致肝损伤(利副平、无味红霉素、冬眠灵等),全静脉营养。六、诊断3)黄疸发生在生后4-5天后,注意败血症、胎便排泄迟。4)生理性黄疸已过,黄疸持续加深一般情况又好,注意母乳性黄胆。5)尿色深黄染尿布、便白注意梗阻性(直胆高),便黄、尿浅黄不染尿布多为非梗阻性(间胆增高)。2.查体时注意3.实验室检查:(高间胆血症)溶血三项:改良直接Coombstest(+)说明红细胞被致敏(免疫性溶血)(-)说明非免疫性溶血或非溶血性高间胆血症。抗体释放实验游离抗体实验注意:母、儿血型不合加前两项任何一项阳性可以确诊,必要时做间接Coombstest查游离抗体种类及效价。4)除外血型不合后,疑为G-6-PD酶缺陷,测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75%时测G-6-PD酶活性。疑为红细胞形态异常,查血涂片,观察球形、椭圆形、口形、固缩形等(>10~15%有意义),红细胞脆性增加。疑为血红蛋白病,查血红蛋白电泳,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红细胞脆性降低。疑为催产素引起,测血钠、渗透压(均降低)疑为V-E缺乏,测血中V-E水平。5)感染致溶血,做血培养、CRP、血沉。6)非溶血性高间胆血症RBC增多症:测Hb、RBC压积。低蛋白血症:母乳性:目前无特殊检测方法,有报道测母乳汁或婴儿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甲状腺功能减低:测T4、TSH,膝关节X片(看骨化中心),B超甲状腺。诊断步骤七、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发生机理临床分期9/13/2024八、黄疸治疗八、新生儿黄疸的治疗9/13/20249/13/2024光疗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蓝光可分解体内核黄素,光疗超过24小时可引起核黄素↓→红细胞谷胱苷肽还原酶活性↓→加重溶血光疗时补充核黄素每日3次,5mg/次;光疗后每日1次,连服3日血清结合胆红素>68μmol/L(4mg/dl),血清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时,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光疗时应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八、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八、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八、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八、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八、新生儿黄疸的治疗9/13/20249/13/2024新生儿黄疸的其他治疗母乳性黄疸处理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早产儿干预推荐标准(总胆红素界值µmol/L)随访有条件做脑干诱发电位、头核磁共振,了解基底节及脑白质的损伤。脑损伤者继续随访及干预。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