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学设计.pdf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材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描写西南边疆一所小学的抒情散文,课文通过活泼的语言,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叙述层次鲜明,以一个“情”字贯串全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学生课上学习和课下活动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作为本学期第一组课文的第一课,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绒球花、服装、打扮、影子”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知道我们可爱的祖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听——(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多热闹!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民族的一些风土人情吗?(学生交流,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并帮助学生读准“傣、昌、昂”等生字。教师也可播放视频《中国的民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多民族的丰富多彩。)3.要是各种民族的人能够聚集起来,那该是多么缤纷又欢乐的场景啊!其实,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就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他们共同生活,和睦相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这所边疆小学,看看边疆小学生们快乐的学习生活。(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请大家齐读题目。二、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生字词在文中画出来。2.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观看动画课文,大家抓紧机会解决刚才你们在读的过程中发现的字词问题,记得要给课文每段标上段落号,一会儿请同学朗读。(播放动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师出示每个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一起正音、巩固。第1自然段:早晨坪坝(bà)绒球花汉(hàn)族傣(dǎi)族景颇(pō)族打扮(dǎban)鲜艳(yàn)服装(fúzhuāng)飘扬(yáng)第3自然段:朗读(dú)安静摔跤(jiāo)第4自然段:枝干粗壮凤(fèng)尾竹洁(jié)白影子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4.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5.巩固字词。课件出示: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1)学生认读生字。在认读过程中,教师注意从部首、结构等方面提点学生,并要求学生组词以加深印象、拓展知识面,并可联系生活理解词语。如“鲜艳、服装、打扮、安静”。(2)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晨、装、读、静、粗”。(4)书写生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评价:自评、互评。6.组织全班同学评价生字书写情况,激励大家把字写得更好。三、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给同学、家人听。2.课下搜集几个少数民族的资料,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么多生字词,已经打开了了解这所小学的钥匙啦!你们是否已经迫不及待了呢?咱们今天接着来探秘大青树下的小学和其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读完后说说你对这所小学有什么感受?(美丽)2.这所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并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三、局部探究(一)赏读第1自然段1.同学们自由读第1自然段,谁喜欢这一段?请举手。说说你的理由。2.大家一起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学生读后交流。(板书:路上到校)(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