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学案2doc.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3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原电池学案2doc.doc

原电池学案2doc.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能初步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3.通过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例―电解和电镀的教学活动,了解电解和电镀的重要应用。【学习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活动与探究】完成下列四个实验并填空。【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实验3】用导线把实验2中的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实验现象:【实验4】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观察实验现象:【结论】: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流产生的原因:通常把该装置称为铜锌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正极(),电极反应:电池总反应:小结:1、原电池:(定义)2、原电池工作原理:(1)负极:电子的一极,通常是的金属,电极被腐蚀,发生反应(2)正极:电子的一极,通常是(电极材料),电极不被腐蚀,电极上发生反应原电池中电子从流出,沿外线路流入,与电流方向相反3、原电池的形成条件:2(1)(2)(3)跟踪训练: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构成原电池,并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及电池总反应ABCD探探究究一一::预预测测《《化化学学反反应应原原理理》》PP1122[[实实验验11]]的的现现象象和和结结论论现现象象::结结论论::探探究究二二::预预测测PP1122[[实实验验22]]的的现现象象和和结结论论现现象象::结结论论::画画出出原原电电池池工工作作原原理理示示意意图图::注:盐桥:在U型管中装满用饱和KCl溶液和琼胶作成的冻胶。盐桥的作用:使Cl-向锌盐方向移动,K+向铜盐方向移动,使Zn盐和Cu盐溶液一直保持电中性,从而电子不断从Zn极流向Cu极。巩固练习:31、列哪些装置构成了原电池?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指出正负极名称,并写出电极反应式2、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流从a极到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4、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A.a>b>c>dB.a>c>d>bC.c>a>b>dD.b>d>c>a5、锌和足量的稀HCl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固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减慢,产生H2的量不变B.反应速率加快,产生H2的量不变C.反应速率不变,产生H2的量增加D.反应速率加快,产生H2的量减少6、把金属甲和乙分别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金属甲表面有气泡产生,金属乙表面无气泡产生,此实验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的;若把这两种金4属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则可观察到金属的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的质量减少。7、已知氧化还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利用这一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示意图,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式。8、为获得较长时间的稳定电流,如何将必修2中由“Zn-稀H2SO4-Cu”组成的原电池(如左下图)进行简单改装?1、电解质是指在___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化合物。H2SO4CuZnA5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二课时化学电源(课本P1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几种重要的化学电源,了解原电池的实际应用。2、理解几种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一、化学电源的原理:二、化学电源包括:,应用最广泛的一次性电池是,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