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简答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答:1、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2、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加强变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地发展;4、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5、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6、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2.教育学多元化发展时期的代表学派及其主要观点。答:1、梅伊曼与拉伊的实验教育学,他们都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改造旧的以思辨、内省为主的教育学。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对实验教育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2、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学。杜威从实用主义认识论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现实生活,主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他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从做中学”。二、简答1.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途径有哪些?答:教师发展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发展的途径:1、专业学习2、专家引领3、同伴互助4、个人反思。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内容:1、专业知识的发展: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2、专业能力的发展: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教学机智、反思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3、专业情意的发展: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决定因素)、自我更新。3.师生关系的类型有哪些,你比较认同哪一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角色是谁?1、教师中心论2、学生中心论3、“主导—主体”说4、“主体间性”说(个人观点)我比较认同“主体间性”说,因为它强调学生和教师同为教学活动的主题,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应该是一种“我与他”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我与你”的关系。即是“主体间性”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是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和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角色在于教师。三、概念解释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学生: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如家中、军队等等)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以前与学生的性质相似的还有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14800.htm"\t"_blank"徒弟、弟子等等。根据大多数地区的学习机关小学、中学、大学而分为:小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8265.htm"\t"_blank"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专科生/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或者是指以学习为专门任务的人。3.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4.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来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四、案例分析案例一:网上有位署名叫“风中的叹息”的教师发了这样的帖子:我当中学老师10多年了,自认为书教得还可以,班主任当得也不错"但我走上社会与人相处总是挺自卑的,感觉自己想问题太单纯甚至很幼稚"高中时的女同学谈起服装!美容,我插不上话(当然我不是仅为不懂这些而伤心),像个从山里来的女人"有时,我也想,我这一辈子早出晚归也是生活呀,我没有双休,连单休也没有"早上不能给老公做饭,不能帮孩子扎小辫,晚上很少辅导孩子功课,打扫卫生还要在晚自习回家后"我像个女人吗?可是我不教书,我还能做什么呢?但是我每天这样反复有意思吗?(引自: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结合故事分析:1.“我”为什么“总是挺自卑”?原因是什么;2.你怎么认识教师这份工作,结合故事谈谈感想?3.你认为怎样,故事中的“我”走入社会与人相处才会骄傲?答:1、原因:教师的工作仅限于三尺的讲台,所有社交方面比较狭窄,与同学们在一起谈话,感觉到自己很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对家庭和孩子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再加上工作的压力大,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价值。2、我认为教师是很高尚的职业,它教书育人,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前期条件。3、要树立自身的信心,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