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学名词解释1,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p86)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和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并不断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2,特朗普制特朗普制是一种试图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的综合的教育组织形式.特朗普制的显著特点是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3,自我修养法自我修养法是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主动的进行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自我监控等来提升自己修养的一种德育方法.自我修养的方式有自知与自反.内省.躬行.慎等.4,形成性评价又叫做即时评价.指在活动过程中检查被评者的进展或进步情况.用以调节活动进程并通过反馈信息保证目标顺利实现的评价.5,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6,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教学形式.它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也被称作课堂教学.9,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织形式.7,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广义的教育包括各级各类的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促使受教者获得主动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8,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在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感染.熏陶和陶冶的方法.陶冶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文艺熏陶三种.简答题1、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答:(1)职业道德,具体表现是: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维护教师集体,以身作则。(2)知识基础:具体表现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3)教学能力:具体表现是:驾驭教材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4)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2、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答:(1)循序渐进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启发诱导原则(4)联系实际原则(5)直观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量力性原则(8)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3、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有哪些答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価作用的关系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答:一、.学校教育的特殊性。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二、人生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人生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幼儿期是人生启蒙期,童年期是心理发展时期,少年期是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起始阶段,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在这些重要的人身阶段,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校教育能帮助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主能力,使个体发展由“自发”水平提高到“自觉”水平,从而矫正个体发展的偏差,弥补个体发展中的不足。5、素质教育的特点有哪些?答:(1)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2)突出主体精神。素质教育是以突出受教育者的主题精神为重要标志的教育。(3)面向全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4)关注终身发展。素质教育重视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体现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体现教育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6、德育实施的途径答:1课程。首先,通过德育课程实施德育;其次,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德育;第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2、团队活动3、校园文化4、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校外活动5、大众传媒7、现代教师的角色定位答1'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2'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3'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4'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8、基础课程改革应该处理哪些问题.答1'课程改革必须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的重要性3'加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