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同步课程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00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同步课程名师优秀教案.doc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同步课程名师优秀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同步课程名师优秀教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目录第一讲《世说新语》两则2第二讲:《论语》十二章7第三讲:综合性学习一——漫游语文世界10第四讲:习作一从生活中学习习作10第五讲:古代诗歌四首15第六讲:虽有嘉肴18第七讲:综合性学习二——少年正是读书时27第八讲:习作二说真话抒真情33第九讲:河中石兽36第十讲:寓言两则42第十一讲:习作三发挥联想与想象46第十二讲:课外古诗词之一52第十三讲:课外古诗词之二56第十四讲:名著导读《繁星春水》60第十五讲:名著导读《伊索寓言》69附录:七年级上册生字词汇编74第一讲:《世说新语》两则【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2、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课文说明】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教学过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合作探究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2、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4、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5、拓展延伸:平时写比喻句时最基本的要做到“形似”,然后不断追求“神似”的境界!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合作探究1、“日中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