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的战略观与物流来源:台州顺丰物流有限公司http://www.tzhcwl.jqw.com/一、关注经济发展新的战略观流通现代化的问题,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给与关注问题。最近两年,这个问题在国内越发受到广泛的关注。去年十一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国应对加入WTO工作会议、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一再强调流通现代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江泽民主席专门就这个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可以说是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战略观念的形成。2002年2月二十五日江泽民总书记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WTO”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动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生产。因此,要大力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对于我国理论界和经济管理领域多年的重要争论:是生产决定流通还是流通决定生产,作了深刻的结论。可以预见,这个结论对于指导我国在新世纪的经济工作,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优先序安排,对于企业经济工作重点的认识将会起到战略性的影响。我们必须面对经济领域的一个新的格局。这个格局是:生产和流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逐渐发生战略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主要标志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生产决定,转向流通决定,流通决定生产,商业资本主导生产,流通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将决定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这个转变影响是深刻的:对于国民经济来讲,这个转变会涉及到国家经济工作的重心,国民经济的重点,将会从生产转向流通;对于企业来讲,流通能力也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这个战略性的变化,也必将使我国加入之后,面临一个全新的竞争格局:竞争将会从生产企业和产品转向以流通为主要内涵的供应链。二、流通决定地位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的大分工,把流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之后很长一个阶段,流通是带有附属性的和派生性的。很长一个阶段,分工虽然实现了,但是流通并没有像“生产”那样具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性格,没有系统化和规模化。流通相对于生产,是处于非常软弱的不可比拟的地位。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市场从卖方市场根本性地转变为买方市场之后,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结构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以生产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渐被消费——流通——生产三位一体的经济结构所取代。流通也从“生产的继续”变成了经济的先导。传统经济学和传统经济领域,有非常强的“重生产、轻流通”的倾向。例如,重视生产性劳动而忽视服务性劳动,就使以服务性劳动为主的流通领域研究十分薄弱。流通的先导作用和一定程度的核心作用,过去仅只在“流通立国”的日本得到了认可,但是我们总认为这是日本这样“弹丸小国”的特殊状况,并不是普遍真理。以后,在产业革命之后起家的,以生产性产业为支柱美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年来,美国经济结构的格局是强大的生产“伸出一只手”去抓流通,社会流通是欠发达的。但是,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也出现了大生产企业自己抓流通,让位于流通业务外包,依靠社会流通体系去解决流通问题。福特汽车公司垂直一体化王国的破灭,社会流通企业沃尔玛的迅速崛起是美国这一变化典型写照。但是,若干年前还处于短缺状态下的中国,不可能对此有深刻的感受。一直到我们自己有了通货紧缩、流通不畅、内需不足的问题之后,一直到我们自己有了这种亲身的社会实践之后,我们才感受到流通的重要性,我们才认识到,落后的、小生产式的流通系统,不可能支持甚至主导现代产业的发展。最近几年,“物流热”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一战略性变化的大趋势使然。流通决定地位的形成,也正是马克思所讲的发达的商品流通阶段的到来,发达商品流通本质是在流通过程中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结合,商业资本预付于生产并且主导生产。三、新的竞争格局和流通力在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前提下,流通与生产地位战略性的变化,必将导致新的竞争格局的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可以描述为:产品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的竞争,这个竞争能力的构成可以表述如下: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信息(能)力+生产(能)力+流通(能)力我们对新的竞争格局可以作如下分析:我国当前的生产力优势表现在以低成本支持的产品优势,这一优势取得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一直到现在还保持的低资源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是内需支持的大量生产进一步导致的低成本优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虽然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个大国,内需支持的大量生产优势会长期保持下去,但是,低资源成本优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主要原因在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