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下《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工具书,准确翻译文章内容。(3)分析人物和写作特点。(4)领会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2.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把握文意。(2)小组探究,对比人物言行,分析人物特点。(3)探究、分析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愚公精神,正视生活中的困难。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列子》是古代思想史上著名的典籍,这是列子及弟子以及后学著作的汇编,一共八篇,一百四十章,有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善于用寓言来表达精微的哲理。《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预习准备: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借助工具书初译课文,划出疑难。课堂交流:1、朗读比赛。2、介绍生字词。3、介绍列子。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师友互助教师提出合作要求:1、师学友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探讨疑难。2、从文中找到橘子来回答:①愚公为何要移山?②愚公移山面临着哪些困难?③愚公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1、学生朗读课文。2、学生按要求口译课文,探讨有疑问的句段。教师适时点拨。3、寻找、分析,回答提问,学生整理成板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查找工具书的习惯。3、对比探究教师提出探究要求:对比课后第二题,同样是对愚公年龄大和挖出的土石无处安放存在疑问,两人的用词、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学生探讨、交流。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小结:概括事件主要内容。学生自由交流。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回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生回顾生字词;快速口译课文巩固基础知识。2、分层提高教师提出探究要求:1、梳理本课一字多义现象和通假字。一字多义:且、始、其2、愚公的和智叟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愚公和智叟?3、对智叟和愚公的妻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按要求整理,交流。探讨两个问题(愚公挑战远胜于己的自然界困难,尽管自己享受不到自己努力的便利,但他有远见,大智若愚;智叟从现实利益出发,目光短浅。)培养学生的`整理习惯和理解能力。3、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小结:1、看课后第三题,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2、这个故事给予你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自由表达。参考:文章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下定决心、不懈奋斗才能克服困难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4、拓展提高教师安排任务:1、收集表现“困难”的名言警句。2、以《困难》为题,完成作文。学生收集整理,完成作文。学生展示。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三、板书愚公毕力平险、达于汉阴勇于挑战聚室而谋曰发动群众正面描写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位思虑周全愚公妻疑君其如土石何(关爱、担忧)智叟笑汝甚矣,汝之不惠(嘲讽)侧面衬托四、反思列子,本名列御寇(“列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中国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宗教影响深远。著有《列子》。“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他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列子故事:杞人忧天、薛谭学讴、疑邻盗斧、高山流水、杨布打狗。1、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2、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3、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5、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6、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克服困难:知其不可而为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